第59章 风沙与星辉(2/2)
那天晚上,她独自坐在酒店露台上,望着远处沙漠边缘升起的巨大月亮,心情前所未有的低落和迷茫。老者的评价在她脑海中反复回响。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完成这个项目?她与这片土地之间,隔着的似乎不仅仅是地理的距离,更是文化与生命经验的巨大鸿沟。
就在她被自我怀疑深深困扰时,房间的内线电话响了。是前台,说有一位先生留了东西给她。
片刻后,服务生送上来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牛皮纸袋。林微光疑惑地打开,里面没有文件,没有便签,只有一张老旧的、甚至有些磨损的黑胶唱片。封面上是手写的阿拉伯文,她看不懂。
她酒店房间里恰巧有一台老式唱机。她犹豫了一下,将唱片放了上去。当唱针落下,一阵苍凉、悠远、带着复杂韵律的男声吟唱流淌出来,伴随着古老的乌德琴(oud)琴声。那声音仿佛直接来自沙漠深处,带着风沙的粗粝、烈日的灼热、驼铃的寂寞,以及某种无法言说的、深邃的悲伤与坚韧。
没有歌词翻译,她完全听不懂在唱什么。但那股强大的、原始的情感力量,却瞬间击穿了她所有的理性思考和专业壁垒,直接撞入了她的内心。她仿佛看到了无垠的沙海,孤独的旅人,千年的等待,以及与严酷自然共生的人们,那沉默而强大的生命力。
音乐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林微光闭上眼,任由那陌生的旋律和情感将自己包裹、浸透。那一刻,她忘记了参数化,忘记了几何构图,忘记了文化转译的技巧。她只是感受着。
不知过了多久,音乐停止。她缓缓睁开眼,脸上已布满冰凉的泪痕。她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哭,但心中那片因挫败和自我怀疑而产生的荒漠,仿佛被这音乐带来的情感清泉悄然滋润。
她不知道这张唱片是谁送的。但她几乎可以肯定背后的人是谁。只有他,会用这种不留痕迹、却直指核心的方式,在她最迷茫的时候,给她最需要的东西——不是答案,而是一把通往答案深处的、情感的钥匙。
她重新坐到书桌前,摊开草图。这一次,她没有急于动笔,而是再次播放那张唱片,在苍凉古老的吟唱中,闭上了眼睛。
她不再去“设计”一个建筑,而是尝试去“聆听”这片土地想要诉说的故事,去“感受”那些即将使用这个空间的人们的呼吸与心跳。
当吟唱声再次停止时,她睁开眼,拿起炭笔,开始在纸上快速勾勒。线条不再是冰冷的几何,而是带着情感的起伏,如同沙丘的波纹,如同风的轨迹。她画下一个巨大的、倾斜的、仿佛被风沙侵蚀过的内倾式庭院,不再是完美的几何形,而是带着某种自然的、不规则的有机感;她画下光影,不再是精确计算的角度,而是模仿沙漠中光影的强烈对比与瞬息万变;她画下水流,不再是规整的水池,而是如同干涸河床般蜿蜒、时而出现时而隐匿的痕迹……
她不再试图“结合”传统与现代,而是尝试让建筑本身,从这片土地的历史、气候和人们的情感记忆中“生长”出来。
窗外,沙漠的夜空繁星璀璨,清冷的光辉洒落在她的草图上,与那仿佛带着沙粒质感的新生线条交织在一起。
风沙依旧,前路未卜。但林微光知道,她已经触摸到了那扇通往“鲁哈”的门。而引她找到这扇门的,是那片遥远星空下,某人沉默而精准投递来的一缕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