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协议与暗礁(1/2)
与阿尔·拉希德部落的最终协议,是在一种混合着谨慎乐观与历史厚重感的氛围中签署的。签约仪式没有选择在五星级酒店,而是遵从哈立德长老的意愿,放在了那片饱经风霜、即将迎来新生的项目预选地上。临时搭建的凉棚下,铺着象征喜庆的红色地毯,桌上摆放着签署协议所需的文件,以及象征性的薄荷茶和椰枣。
哈立德长老穿着他最正式的白袍,头戴红格头巾,面容依旧严肃,但眼神中少了几分对抗,多了几分沉甸甸的、关乎部落未来的决断。林微光则是一身利落的米白色裤装,神情庄重,姿态从容。当她在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能感觉到指尖微微的颤抖,那不是紧张,而是一种见证历史时刻的激动与责任。
闪光灯闪烁,记录下双方握手的那一刻。萨米尔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埃米尔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周围的部落族人,神情各异,有好奇,有期待,也有残留的疑虑,但总体气氛是平和的。林微光的“文化共生带”构想和那个关键的太阳能电站投资方案,如同最坚韧的绳索,成功地将两个看似遥远的世界捆绑在了一起。
协议签署完毕,按照当地习俗,双方分享了甜腻的椰枣和苦涩的咖啡。哈立德长老破天荒地主动对林微光说了一句,经由阿里翻译:“希望你的承诺,如同沙漠中的岩石一样坚实。”
林微光郑重回应:“我的承诺,将如同我们即将在这里共同建造的建筑一样,经得起时间和风沙的考验。”
仪式结束后,林微光没有过多停留。她知道,协议的签署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执行,在于将纸上的蓝图变为现实,在于应对苏氏绝不会停止的暗中破坏。
返回住所的路上,她收到了周景明转来的消息,依旧是陆时砚的风格,简洁到极致:「协议已阅。执行阶段,风险转移,谨防细节。」
十二个字,像冰冷的楔子钉入她的脑海。他肯定了协议的达成,但立刻将焦点转向了更凶险的执行期。“风险转移”意味着苏氏可能改变策略,从正面阻挠转向更隐蔽的破坏;“谨防细节”则直指合同履行、工程施工、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可能被做手脚的地方。
他永远比她看得更远,更冷,也更残酷。
林微光深吸一口气,将这份提醒牢牢记在心里。她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开始部署协议执行初期的具体工作和风险预案,尤其是对即将开始的场地初步平整和地质详勘工作,强调了安保和流程监管。
然而,就在初步工程准备启动的前一天,暗礁果然出现了。
负责项目前期土方工程的一家当地分包商,突然以“设备故障、人员短缺”为由,单方面提出无法按合同约定时间进场,并要求修改合同条款,提高报价。
这家分包商是之前经过多方比选确定的,资质良好,价格合理,背景也相对干净。突然的变卦,透着蹊跷。林微光立刻让负责采购的同事去核实情况,反馈回来的消息是,该公司的设备确实有一部分出现了“意外”故障,同时,另一家背景不明、但报价高出百分之三十的公司,几乎在同一时间接触了他们,许诺了更优厚的条件。
又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苏氏代理人显然改变了策略,不再直接攻击项目合法性,而是开始腐蚀供应链,制造执行障碍,拖延工期,增加成本。
“这是阳谋。”埃米尔眉头紧锁,“他们知道我们工期紧,临时更换分包商需要时间,要么接受他们的抬价,要么就被拖延。”
林微光看着电脑屏幕上那家突然冒出来的高价公司资料,眼神冰冷。接受抬价意味着项目成本失控,也助长了这种歪风邪气;更换分包商则确实需要时间,可能会影响后续关键节点的安排。
“查一下这家高价公司的背景,越详细越好。”林微光对周景明线上支援的技术团队下达指令,“同时,立刻启动备选分包商的联络和评估流程,我们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她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刁难打乱阵脚。陆时砚的提醒言犹在耳,她早有心理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