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加速的赛道(2/2)
这天深夜,她正对着一处复杂的光路交互模型苦思冥想,试图找到那个能引发情感共鸣的“灵光一闪”,加密通讯器响了。是陆时砚的专属频道。
她微微一怔,接通。
“算法专利,初审通过了。”他的声音传来,背景是车辆行驶的微弱噪音,他似乎还在路上。“比预期快。”
这是一个好消息。专利的快速初审,为核心技术提供了初步的法律保护。
“谢谢。”林微光说道,随即补充了一句,“苏氏在东南亚和挪威的动作,我们已经在应对。”
“嗯。”他应了一声,似乎并不意外。沉默了几秒,他忽然问,语气听不出什么变化:“你的‘光影共生’,概念走到哪了?”
林微光心中一动。他连这个代号都知道?她压下疑惑,简要汇报了目前的构思和遇到的瓶颈。
通讯那头只剩下他平稳的呼吸声。就在林微光以为他不会再开口时,他的声音再次响起,低沉而清晰:
“光,不只是视觉。是温度,是湿度,是空气流动的轨迹。让你的光,呼吸。”
说完,通讯切断。
林微光握着通讯器,站在原地,如同被一道闪电击中。
让光呼吸。
这四个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阻塞的思路!她之前一直执着于光的形态和色彩,却忽略了它与环境、与生命更本质的互动!光应该随着环境的微气候变化而律动,应该能与访者的呼吸同频!
她立刻扑到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将“环境感知参数”和“生物反馈机制”融入光影设计框架。一个新的、充满生命动感的艺术概念,在她脑海中迅速成型,远比之前的构想更加生动、震撼。
他总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用最简短的方式,给予最关键的指引。
窗外,迪拜的夜空星光黯淡,城市的光芒掩盖了星辰。
但林微光觉得,自己仿佛握住了另一颗星辰的光芒。
加速的赛道上,对手在身后紧追不舍。
而她,在冰山的指引下,正驶向一片更为壮阔的、属于光与未来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