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从狼烟北平开始 > 第11章 高粱地的硝烟

第11章 高粱地的硝烟(2/2)

目录

李队长赶紧下令:“撤进寺庙!用围墙挡住日军!”队员们扶着受伤的百姓往寺庙里撤,周明远断后,刚要跟着进去,就看见小石头从山洞里跑出来,手里挥舞着弹弓:“周大哥!日军的骑兵绕到后面了!”周明远心里一沉,转身往寺庙后面跑,手里紧紧攥着最后一枚手榴弹。寒风呼啸,吹得他伤口生疼,却不及心里的焦急万分之一。

寺庙后面的山坡上,十几个日军骑兵正冲下来,马刀在晨雾中闪着冷光。周明远趴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等骑兵靠近,突然拉响手榴弹,朝马群扔过去。“轰隆”一声,几匹马受惊,把日军摔在地上。周明远趁机冲上去,捡起地上的马刀,刀身还残留着温热的血迹,一刀砍倒一个日军。刀刃切入皮肉的阻力,震得他虎口发麻。

日军见状,纷纷跳下马来,与周明远展开近身搏斗。周明远的胳膊被马刀划伤,鲜血渗过衣服,很快在布料上晕开大片暗红。他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要好好活着,为中国人争口气。”记忆里母亲咳嗽着为他缝补军装的模样,与眼前的厮杀场景重叠,他握紧马刀,每一刀都砍向日军的要害,刀身沾满鲜血,在晨光中泛着红光,那是属于中国人不屈的颜色。

就在这时,寺庙里的游击队员冲了出来,与周明远并肩作战。李队长举着步枪,一枪一个日军:“周同志,你没事吧?我们已经把百姓转移到寺庙的地窖里了!”周明远点点头,抹了把脸上的血,分不清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日军的援军快到了,我们得赶紧撤,去之前说的废弃寺庙!”喊出这句话时,他的嗓子火辣辣地疼,仿佛被硝烟灼烧。

众人边打边撤,周明远断后,刚要跟着离开,突然看见一个日军举着枪对准李队长。那黑洞洞的枪口,仿佛张开的恶魔之口。他心里一急,扑过去推开李队长,子弹打在他的背上,火辣辣地疼,像是有人用烧红的烙铁烫进皮肉。“明远!”李队长赶紧扶起周明远,“你怎么样?坚持住!”周明远摇摇头,从空间里取出最后一点能量,激活止血喷雾,喷在伤口上。冰凉的液体混着滚烫的鲜血,刺痛从伤口蔓延到全身:“没事,能走。”说出这句话时,他感觉眼前的世界都在晃动。

众人在高粱地里穿行,身后的枪声越来越远。周明远靠在李队长身上,感觉越来越虚弱——空间能量已经彻底枯竭,夜视仪和通讯器都无法使用,腰间的军用匕首也不再发烫,像块普通的铁。他摸出怀里的怀表,指针停在了凌晨五点,表盘内侧的小太阳在晨光中闪着微弱的光。那缕光,如同希望的火种,即便渺小,却从未熄灭。

“快到了!前面就是废弃寺庙!”小石头指着远处的一座破庙,兴奋地大喊。众人加快脚步,走进寺庙时,才松了口气。寺庙里杂草丛生,佛像倒在地上,布满灰尘,却给人一种暂时的安全感。队员们扶着受伤的人坐在地上,孙金发赶紧跑过来,给周明远包扎伤口:“明远,你怎么这么傻!为了救李队长,差点把命丢了!”他的声音带着哭腔,手却很稳,熟练地用布条缠住周明远的背。布条摩擦伤口的疼痛,反而让周明远感到一丝清醒。

周明远笑了笑,看着小石头给队员们分发他带来的弹弓:“小石头立了大功,要不是他,我们还不知道日军的骑兵绕到后面了。”小石头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从怀里掏出个野果递给周明远:“周大哥,这个给你吃,我在山上摘的,很甜。”野果表面还带着清晨的露水,周明远接过咬了一口,酸涩的汁液在口中蔓延,却比任何珍馐都要甘甜。

李队长走过来,手里拿着那张日军的作战计划,脸色凝重:“根据密电稿,日军接下来要对北平周边的村庄进行‘清剿’,我们得赶紧通知各村的百姓转移。”周明远点点头,从怀里取出地图,虽然空间无法使用,但他之前已经把各村的位置记在心里:“我知道几个隐蔽的山洞,能容纳所有百姓,就是路有点远,需要两天时间。”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都是他与战友们用脚步丈量出来的希望。

众人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准备转移。周明远虽然受伤,但还是坚持跟着队伍,他知道,此刻他不能倒下——还有很多百姓需要保护,还有很多战斗需要参加。他扶着寺庙的门框,望向远处的北平城,晨光已经洒满大地,探照灯的光柱渐渐消失在天际。那座被战火摧残的城市,在晨光中显得如此脆弱,又如此坚韧。

“周大哥,你看!”小石头指着天空,“太阳出来了!”周明远抬头,看见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高粱地里,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地毯。晨雾在阳光中渐渐消散,远处的山峦轮廓清晰起来。他握紧拳头,心里默念:不管空间能量是否恢复,不管接下来的路有多难,我都会一直战斗下去,直到把日军赶出中国,直到北平重获自由!

队伍缓缓离开废弃寺庙,朝着山洞的方向前进。周明远走在队伍中间,身边是孙金发、李队长、小石头,还有无数为了自由而战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拉长,像一道道不屈的脊梁,支撑着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远处的北平城在晨光中若隐若现,仿佛在等待着解放的那一天,等待着再次响起属于中国人的欢声笑语。

周明远摸了摸怀里的怀表,虽然指针停了,但他知道,时间还在继续,战斗还在继续,希望也在继续。他看着前方的路,虽然崎岖,却充满了光明——因为他知道,只要还有人在反抗,只要还有人在坚守,胜利就一定会到来,黎明就一定会照亮这片土地。每一步脚印,都在书写着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诗,每一次心跳,都在为自由而呐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