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从狼烟北平开始 > 第17章 电波危机

第17章 电波危机(2/2)

目录

从城隍庙出来时,夜色正浓。北平城的街上空无一人,只有日军的巡逻队偶尔走过,手电筒的光束在墙上扫来扫去。周明远和张掌柜贴着墙根,快速往回走。路过一个胡同口时,突然看见几个日军正在殴打一个人——是小李!他被按在地上,嘴角流着血,却依旧倔强地瞪着日军。

“不好!”周明远刚要冲过去,就被张掌柜拉住:“别冲动!日军人多,我们救不了他,还会把自己搭进去!”周明远咬着牙,看着小李被日军拖走,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他知道,小李是为了救他们才被抓的,这份恩情,他一定要报。

回到瑞蚨祥,周明远一夜没睡,脑子里全是小李被打的画面。天一亮,他就去找张掌柜:“得想办法救小李,不能让他白白牺牲。”张掌柜皱着眉头:“日军把他关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救?而且现在‘清乡’行动越来越近,我们不能轻举妄动。”

周明远沉默了,他知道张掌柜说得对,可他实在不忍心看着同志受苦。就在这时,孙金发匆匆跑进来:“不好了!城里贴满了告示,说小李是‘反日分子’,要在正月初十公开处决,杀一儆百!”周明远心里一沉,公开处决——日军是想借此震慑百姓和地下党。

“必须救他!”周明远坚定地说,“正月初十还有三天时间,我们一定能想出办法。张掌柜,你帮我查一下处决的地点和日军的布防,我去联系其他同志,我们里应外合,把小李救出来!”张掌柜看着周明远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们一起想办法,就算拼了命,也要把小李救出来!”

接下来的三天,周明远和张掌柜四处联络同志,收集情报。他们得知,处决地点定在东单广场,日军会派一个小队的兵力看守,周围还会设置铁丝网,禁止百姓靠近。“硬闯肯定不行,”周明远趴在地图上,手指在东单广场周围的胡同里滑动,“我们可以在广场旁边的胡同里埋伏,等日军押着小李经过时,突然袭击,把人救走,然后从另一条胡同逃跑。”

参与营救的同志有五个,都是经验丰富的地下党员,有的会打枪,有的熟悉地形。他们把武器藏在菜筐、布包等日常物品里,假装成百姓,在东单广场附近的胡同里埋伏好。周明远则和一个叫老吴的同志,假装成看热闹的百姓,混在广场外围,观察日军的动向。

正月初十这天,东单广场挤满了日军,铁丝网外也围了不少百姓,脸上满是恐惧和愤怒。上午十点,日军押着小李从远处走来,他被绑着双手,身上满是伤痕,却依旧昂首挺胸,没有一丝屈服。周明远握紧了藏在怀里的匕首,眼神里满是焦急——就等日军走到预定地点,他们就能动手了。

就在这时,突然有个百姓冲了出来,大喊:“放开他!你们这些侵略者!”日军赶紧举枪对准他,“砰”的一声,百姓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地面。广场上的百姓们一阵骚动,日军开始驱散人群,局势变得混乱起来。

“不好!计划被打乱了!”周明远心里一急,刚要下令提前行动,就看见远处传来一阵枪声——是根据地的游击队员!他们按照约定,在广场外围发动了袭击,吸引日军的注意力。“就是现在!”周明远大喊一声,和老吴一起冲了出去,手里的匕首划断了绑着小李的绳子。

其他同志也从胡同里冲出来,和日军展开激烈的战斗。枪声、喊杀声、百姓的尖叫声混在一起,场面一片混乱。周明远扶起小李,对他说:“快!跟我走!”小李点点头,忍着伤痛,跟着他往胡同里跑。

日军发现小李被救走,赶紧派兵追赶。周明远带着小李,在胡同里七拐八绕,利用熟悉的地形甩开追兵。跑了约莫半个时辰,他们终于到了城隍庙,老道士早已在后门等着,把他们领进地窖。“快,喝点水,休息一下。”老道士递过一碗水,眼里满是担忧。

小李接过水,喝了一口,对周明远说:“谢谢你,周同志,我还以为我死定了。”周明远摇摇头:“我们是同志,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你先在这儿好好养伤,等伤好了,再想以后的事。”小李点点头,眼里满是感激。

周明远从地窖里出来时,天已经黑了。他望着远处的东单广场,心里知道,这次营救行动虽然成功了,但肯定会引来日军更疯狂的报复,“清乡”行动也可能会提前。他必须尽快把这个消息告诉根据地,让他们做好准备。

回到瑞蚨祥,张掌柜赶紧迎上来:“怎么样?小李救出来了吗?”周明远点点头:“救出来了,现在在城隍庙养伤。日军肯定会报复,我们得赶紧把消息发给根据地,让他们提前应对‘清乡’行动。”张掌柜点点头:“我这就去准备,今晚就去城隍庙发报。”

夜幕再次降临,北平城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日军的巡逻队比之前更多了,街上到处都是搜查的士兵,百姓们吓得不敢出门。周明远趴在阁楼的窗户上,望着远处的星空,心里默默祈祷着——希望根据地能尽快收到消息,希望所有的同志都能平安,希望这场战争能早日结束,让北平城重新恢复往日的平静。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是孙金发:“明远,张掌柜让我告诉你,今晚发报要格外小心,听说日军加派了侦测车,在城里四处巡逻。”周明远点点头:“我知道了,你让张掌柜也小心点,发报完尽快回来。”孙金发应了一声,转身下楼了。

周明远走到床边,摸出怀里的匕首,轻轻摩挲着刀刃。这把匕首陪他走过了很多危险的时刻,救过他的命,也见证了无数同志的牺牲。他知道,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但他不会退缩——为了小李,为了所有牺牲的同志,为了北平城的百姓,他必须坚持下去,直到把日军赶出中国的那一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