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高炉恨与寒夜火(1943 年 11 月 - 1943 年 12 月)(2/2)
祥子拉着洋车从对面过来,车斗里盖着厚厚的棉被。他悄悄递过一张纸条,上面是方景林的字迹:犬养平斋回来了,带了特高课的人,要查《兰竹图》的下落。周明远心里一沉,刚要说话,就看见街口走来一队日军,为首的正是拄着拐杖的犬养平斋,脸比以前更阴沉。
两人赶紧转身走进胡同,祥子喘着气说:“听说他这次带了鉴定专家,要挨家挨户查古画。”周明远摸出怀表,指针指向未时三刻:“得通知妙峰山转移画,还有,让老马和小马儿先去乡下避避。”
他们刚走到胡同口,就看见文三儿被两个日军抓住,正拳打脚踢。“放开他!”祥子冲上去要拦,周明远赶紧拉住他,从空间里摸出几块银元,趁日军不注意丢在地上。银元“叮当”作响,日军果然停手去捡,文三儿趁机爬起来,跟着他们钻进胡同深处。
“我看见犬养平斋进了聚宝阁,好像在问陈掌柜什么。”文三儿擦着嘴角的血,语气愤愤。周明远眉头紧锁,陈掌柜知道《兰竹图》的事,万一招供就麻烦了。他当即决定:“祥子去通知妙峰山,我和文三儿去聚宝阁看看。”
1943年12月8日,酉时,聚宝阁古玩店
暮色渐浓,聚宝阁的灯笼亮了起来,却透着死寂。周明远蹲在对面的墙角,看见犬养平斋正用军刀抵着陈掌柜的脖子,旁边的特高课人员在翻箱倒柜。陈掌柜吓得面如土色,哆哆嗦嗦地指着后院:“画……画被那个货郎拿走了,他常去妙峰山……”
犬养平斋冷笑一声,挥了挥手:“备车,去妙峰山!”周明远心里一惊,刚要起身,文三儿突然拉了拉他的衣角:“先生,他们人多,我们先报信。”两人刚要走,就听见店里传来枪响,陈掌柜倒在了血泊中。
他们一路狂奔到妙峰山路口,远远看见祥子正拉着洋车往山下跑,车斗里坐着小马儿,老马在后面跟着。“快走!日军来了!”周明远大喊。祥子赶紧加快脚步,几人往山后的密林跑去。
刚钻进树林,就听见身后传来枪声。犬养平斋带着人追了上来,拐杖在雪地上戳出一个个坑。周明远让祥子带着老马他们先走,自己和文三儿躲在树后阻击。文三儿第一次真刀真枪地打仗,手虽然抖,却打得很准,一枪撂倒了冲在最前面的日军。
“先生,我们往这边走!”文三儿拉着周明远钻进一条岔路,这里地势险要,日军不敢贸然深入。两人跑了半个多小时,才甩掉追兵。雪越下越大,把他们的脚印盖得严严实实。
1943年12月30日,寅时,妙峰山密洞
除夕夜的钟声隐隐传来,密洞里的油灯忽明忽暗。联络员正将《兰竹图》塞进岩壁的夹层,外面传来祥子的脚步声,他怀里抱着半袋白面,是从乡下老乡那里换来的。“日军封了山,粮食不好运进来,这是最后一点了。”
周明远摸出怀表,指针指向凌晨两点。这一年来,他们炸烟馆、劫粮食、毁高炉,救下了不少百姓,也失去了很多弟兄。文三儿蹲在角落擦枪,枪是上次劫粮时缴获的,他擦得格外仔细。“先生,明年我们能把日军赶出去吗?”他突然问。
周明远看向洞口,雪光映得外面一片明亮。他想起石景山制铁所里那些不屈的劳工,想起顺和茶馆里仗义的祥子,想起从吹牛大王变成战士的文三儿,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会的,只要我们还在战斗,春天就一定会来。”
这时,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是城里百姓冒着风险在辞旧迎新。文三儿也笑了,露出两排白牙:“等胜利了,我要开个车行,让祥子当掌柜。”祥子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周明远握紧了手里的枪,怀表的滴答声在寂静的洞里格外清晰。1943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里,战斗还将继续,但他知道,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在这片狼烟四起的土地上,无数赤子正和他一起,用热血守护着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