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新一轮的“带娃上班”日常即将到来。(1/2)
“哦,对了。”他忽然想起一事,嘴角微勾,对侍立一旁的另一名宦官吩咐道:“去告知长公子,让他明日依旧去寻顾少府丞‘观摩学习’。顺便……将今日这制盐之事,也透露给他知晓。”嬴政很想看看,自己那个崇尚古礼、对“奇技淫巧”原本不屑一顾的儿子,在接连受到纸张、新粮、乃至关系民生的制盐术冲击后,会作何感想。让他跟在顾念一身边,亲眼见证这些“实学”是如何切实地改变着国家与民生,或许比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更能扭转他的观念。
“唯。”
宦官领命而去。嬴政重新坐回案前,拿起一份奏简,却发现自己的心思一时难以完全集中。那个总能带来惊喜的顾念一,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不断扩大,深刻地影响着这个帝国,也影响着他这位帝王的思想和决策。他期待着明日,期待着未来,期待着她下一次,又会带来怎样的奇迹。
而此刻的顾念一,正在自己的少府衙署里,一边处理着公务,一边美滋滋地想着soon(很快)就能吃上自己参与“研发”的细盐调味的食物,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被皇帝陛下寄予了“改造”继承人的厚望,并且新一轮的“带娃上班”日常即将到来。
-----忙呀忙啊忙-----
处理完少府衙署内积压的公务,顾念一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便打道回府。一进门,她连官服都来不及换,就一头钻进了书房。
献上细盐方子的兴奋劲儿还没完全过去,但她的思绪已经跳到了下一步。试验田里的土豆和玉米长势喜人,眼看丰收在望,这意味着高产作物推广的计划即将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而精工坊一旦建成,铁锅等新式炊具也有望打造出来。到时候,有了好锅、好盐,再加上充足的粮食,改善生活品质的基础就具备了。
“不过,光是土豆和玉米还不够多元化。”顾念一坐在书案前,铺开纸,一边磨墨一边在心里盘算,“系统,现在六月了,关中地区还能种点什么生长周期短的作物吗?最好是比较耐旱、对地力要求不高的,可以作为补充。”
【检索中……根据当前季节(农历五月下旬,公历六月)及关中气候条件,推荐以下作物:】
【红薯(甘薯):耐旱耐瘠,块根可食,叶亦可作蔬菜,生长期约4-5个月,现在种植,秋末可收。】
【荞麦:生长期极短,约2-3个月即可成熟,耐贫瘠,适应性强,籽粒可磨面食用。】
【绿豆:生长期短,约60-90天,耐旱,豆粒可食用,亦可发豆芽。】
“红薯!荞麦!绿豆!”顾念一眼睛一亮,“都是好东西!红薯产量高,荞麦成熟快,绿豆还能改善饮食结构!就它们了!”
她毫不犹豫地花费积分,从系统商城兑换了《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荞麦种植要点》、《绿豆田间管理》三份技术资料,又开始伏案疾书,将这些作物的特性、播种方法、田间管理要点等详细誊写下来。有了之前誊写土豆玉米和造纸、制盐技术的经验,她现在做起这事来熟练了不少,虽然毛笔字依旧不算好看,但胜在清晰。
这一忙活,就忘了时间。等她终于将三份“说明书”誊写完毕,仔细吹干墨迹,小心收好时,才感觉到腹中饥饿。她扬声唤来张媪询问时辰。
“大人,已是日昳时分了。”(日昳,指太阳偏西,大约下午1点到3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