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思想爆炸、百家争鸣的尾声(2/2)
然而,面对这越忙越见增多的事务,顾念一非但没有焦头烂额,反而有种奇异的兴奋感和满足感。
她有时会恍惚觉得,自己仿佛穿越到了一个无比真实的、超大型的沉浸式基建策略游戏里,而她是手握金手指(系统)和顶级Npc支持(嬴政)的玩家,正一点点地将这个名为“大秦”的服务器。
从初始的简陋状态,朝着她理想中的繁荣、富足、文明的方向改造。这种亲眼见证、亲手推动历史车轮转向的参与感,让她干劲十足,哪怕熬夜加班(并默默在心里吐槽秦朝没有咖啡因提神),也甘之如饴。
豆腐方子的推广,在嬴政的旨意和扶苏的协助下,已然有条不紊地启动。
少府派出的“豆腐技术指导小组”已分赴各郡,与地方官署对接,选拔匠人进行培训。治粟内史赢粟那边也开始统计各地菽豆存量,预估可能带来的市场波动。
冯劫手下的御史们,则开始头疼如何将那《豆制品制售规约》写得既严密又易于理解和执行。
顾念一需要不时听取汇报,解决推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比如某个郡缺少合适的石磨,或者当地人对新事物接受度低等等。她风风火火地处理着,时而亲自示范,时而写信指导,务求将这利民之策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那座已经建成、气势恢宏却内部空空如也的观书楼,如同一个巨大的问号,时时悬在顾念一心头。
她去过几次,站在那空旷、高阔的大殿中,听着自己的脚步声回响,仿佛能感受到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在空间中弥漫。要用什么来填满这巨大的空间?难道真的要靠少府派人一本本去收集、抄录那些散落各处的竹简、帛书?
这得抄到猴年马月?而且效率低下,内容也难以保证质量和系统性。
顾念一对着空荡荡的书架发愁,现代图书馆那分门别类、包罗万象的景象在她脑海中浮现——哲学、历史、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医学、农学、工学……甚至还有小说、游记、杂谈!
【等等!诸子百家!】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开了迷雾!顾念一猛地一拍大腿。
对啊!这个时代,不正是思想爆炸、百家争鸣的尾声吗?
虽然这时候推崇法家,但其他学派并未完全消失,只是潜流涌动。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兵家、医家……这些学派,各自不就代表着一门或多门“学科”吗?他们有自己的核心思想和知识体系!
【把哪些人薅出来!让他们自己编撰整理本学派的典籍和学说!这不就相当于一门学科有了权威教材和专着嘛!】
顾念一兴奋地在房间里踱步,【到时候,观书楼的书源问题不就解决了大半?而且,这些学派的佼佼者,不就是现成的、顶级的教师资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