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张良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了。(2/2)
他看向那人,目光平静,再无之前的惶恐与乡土气,恢复了清朗与深邃:“既如此……有劳诸位带路。”
他没有承认自己是张良,但这句话,无疑已是默认。
来人见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再次拱手:“先生,请。”
张良不再看那些目瞪口呆的村民,默默转身,走向那辆为他准备的马车。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这片他短暂栖身的土地上。
马车缓缓启动,驶离村落,向着西北方向,那个他曾经立志要摧毁的都城——咸阳,迤逦而去。
车内的张良,闭上眼睛,脑海中纷乱如麻。
而今日咸阳宫议事大殿内的气氛也已紧绷,如同冰火两重天。
顾念一站在熟悉的位置上,深吸了一口气,她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有好奇,有审视,但更多的,是来自某些角落毫不掩饰的警惕与敌意。
嬴政冕旒下的目光平静,扫过殿内众臣,最终在顾念一身上略作停留,他早已通过那些吵闹的心声知道这小狐狸今天要搞事,但他乐见其成。
“陛下,”顾念一出列,声音清亮,努力压下内心的忐忑,“臣,少府丞顾念一,有本启奏。”
“讲。”嬴政言简意赅。
“前次,臣曾建言设立‘大秦皇家学院’,旨在汇聚百家智慧,分科育人,为国储才。承蒙陛下与众位同僚审议,臣回去后深思熟虑,将此构想进一步细化完善。”她刻意加重了“皇家”二字的语气,旨在提升学院的权威性与正统性。
她从袖中取出一份更加厚实的奏章,由内侍呈送御前。
同时,她也拿出了另一叠装订好的册子,纸张封面,正是之前委托温钊秘密印刷的《拼音启蒙》。
“学院之设,非为标新立异,实乃强国之本。”顾念一开始阐述,尽量让自己的逻辑清晰。
“如今我大秦,农有新高产,工有新技艺,商有钱庄流通,然,诸事推进,无不深感人才匮乏!萧何、曹参等沛县才俊,已证明地方藏龙卧虎,天下之大,如彼等之才埋没乡野者,不知凡几!”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脸色各异的众人:
“皇家学院,拟设文、法、农、工、医、军、商等数院。文学院,并非只为吟诗作赋,更重文书、律令、地理、历史之学习,培养合格之官吏;法学院,深研律法精髓,明晰法理,培养断案、立法之专才;农学院,专攻稼穑之术,优化粮种,研究肥料,提升亩产;工学院,钻研器械制造、建筑水利、格物之道;医学院,探究病理药理,培养医师,普惠万民;军学院,则传授兵法谋略、战阵演练;商学院,学习筹算、贸易、管理,适应钱庄与官造发展之需。”
这一连串的学院设置,听得一些务实派的官员微微颔首。若能成事,确实能极大缓解目前各部门对专业人才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