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大秦:我的秦律能斩神 > 第110章 探视扶苏,君子之风

第110章 探视扶苏,君子之风(1/2)

目录

带着从现场勘验得出的“急于嫁祸”的初步结论,张苍的下一个目标,直指此案风暴的中心——被软禁于明德宫的长公子扶苏。

他需要亲自见一见这位被推上风口浪尖的皇子,不仅要核实一些细节,更要凭自己的观察,去判断这位以仁厚着称的公子,究竟有无可能行此魇镇恶行。

明德宫外,守卫比之前更加森严。持戟郎官的眼神冰冷,审视着每一个靠近的人。

张苍亮出“如朕亲临”的金牌,那冰冷的金光仿佛带着无形的威压,守卫首领仔细验看后,不敢有丝毫怠慢,恭敬地打开宫门,放他入内。

宫内,并无想象中的颓唐或焦躁。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几株青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扶苏并未待在寝殿,而是坐在书房外间的窗边,手中拿着一卷竹简,就着天光静静阅读。

他穿着一身素色的常服,发髻梳理得一丝不苟,脸色虽有些苍白,但神情却异常平和,仿佛外界的滔天巨浪与他毫无干系。

听到脚步声,扶苏抬起头,看到是张苍,他眼中闪过一丝微讶,随即放下竹简,缓缓站起身,脸上露出一丝温和却难掩疲惫的笑意。

“张御史,你来了。”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润,听不出任何被囚禁的怨怼。

张苍躬身行礼:“臣张苍,奉陛下之命,稽查宫中巫蛊一案,有些情况,需向公子求证。”

“御史请坐。”扶苏指了指旁边的席位,自己也重新坐下,姿态从容,“孤如今是待罪之身,御史有何疑问,但问无妨,孤必知无不言。”

张苍没有立刻发问,而是仔细观察着扶苏。

他的眼神清澈坦荡,眉宇间凝聚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但那忧虑并非为了自身处境,更像是……一种对更广阔事物的关切。

“公子,”张苍斟酌着开口,“关于陛下宫中搜出的那些……物料,以及那名被指认的侍女青禾,不知公子可有何需要向臣说明之处?”

扶苏轻轻摇了摇头,目光平静地看向窗外,语气带着一种深沉的无奈:“青禾……她曾在孤宫中侍奉,性子是急躁了些,因打碎孤一方古砚被贬。若说她心生怨望,私下诅咒于孤,或有几分可能。但若说她能潜入兰池宫,行魇镇皇子之事……她无此胆量,更无此能力。至于那些物料从何而来,孤,实不知情。”

他没有急切地为自己辩白,也没有指责他人构陷,只是平静地陈述着他所知道的事实。

然而,他接下来的话,却让张苍心中微微一动。

“张御史,”扶苏转过头,目光恳切地看向张苍,“孤是否被冤,清白与否,于眼下而言,其实并不紧要。”

张苍一怔:“公子何出此言?”

扶苏的眉头紧紧蹙起,那忧色愈发浓重:“孤如今最忧心的,是尚在病榻之上,受苦受难的弟妹们!高弟年幼,昨日呕血之状,闻之令人心碎!阳曼、将闾他们,也不知现下如何?太医们可找到了救治之法?这巫蛊之术,阴毒无比,若不能尽快破除,恐……恐有性命之危啊!”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发自内心的、对骨肉亲情的担忧。

顿了顿,他继续道,目光投向了宫墙之外,仿佛能穿透重重殿宇,看到宫外的景象:“还有这咸阳宫,因此事人心惶惶,流言四起,长此以往,非宫廷之福,更非国朝之幸。父皇……父皇他定然忧心如焚,龙体堪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