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环保专家:颠覆认知的治理速度(2/2)
他站起身,对着身后的学生们感慨:“你们听听,我们之前总想着引进国外的高效菌种,觉得技术先进就好用,却忽略了本地菌种的潜力。”
“秦小姐这思路,给整个环保领域提了个醒——最好的治理方案,往往是因地制宜,而不是盲目引进!”
身后的学生们纷纷点头。
有两个学生还小声嘀咕:“难怪我们之前的实验总出问题,原来是菌种选得不对。”
“可不是嘛,秦小姐这想法,比我们课本上教的还实用。”
就在这时,陈砚舟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着“安娜”的名字。
他接起电话,按了免提:“安娜,有什么事吗?”
“砚舟,秦小姐在吗?我要跟秦小姐说话!”安娜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来,带着点急促的激动。
“我在。”秦翡对着手机说道。
“秦小姐,太神奇了!太神奇了!”安娜的声音拔高了几分。
“我刚看到李工程师发来的护城河照片,这变化太大了!我们已经采集了恒河的本地菌种,正在按你说的方法培养。”
“等你这边试点结束,我们立刻启动恒河的治理项目!”
“恒河的污染比护城河严重多了吧?”秦翡问了一句。
“是啊,岸边的居民都快没法生活了。”安娜的声音沉了下去。
“之前用了很多方法都没用,看到你的方案,我们终于有希望了。”
“放心,只要细菌好好干活,就能治好。”秦翡点点头,目光落回河面上。
阳光洒在水面上,泛着细碎的光:“它们不会管什么专家的认知,也不会管治理的传统速度,只会管能不能分解污染物,能不能把河治好——这就够了。”
王教授看着秦翡,眼神里满是赞赏:“秦小姐,你的方案不仅快,成本还低。我们算了一下,每吨水的治理成本只有传统方法的五分之一,太适合在全国推广了。”
他从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过去:“我想邀请你下周去我们学院做个讲座,给学生们讲讲本地菌种的筛选和适配,让更多人能学到这种务实的治理理念。”
秦翡接过名片,看了一眼,放进随身的口袋里:“可以,时间你定好告诉我。”
王教授又和李工程师聊了几句,交代学生们多取几个水样和淤泥样本,才带着一行人离开。
小陈看着他们走远,转头对秦翡说:“王教授可是环保领域的权威,能得到他的认可,以后这方案推广起来就容易多了。”
“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全国的污染河道都能用你的方法治理。”
秦翡没接话,只是盯着河面的传感器浮标。
突然,浮标上的指示灯从绿色变成了黄色,发出一阵轻微的“嘀嘀”声。
“哎?那是什么声音?”小陈也听见了,顺着她的目光看去。
“浮标怎么了?出问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