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进化分支(1/2)
镜面舰队的袭击如同一次冰冷的淬火,在青铜母舰的装甲和虫群的意志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胜利的代价是惨痛的,漂浮在舰体周围的金属碎片和内部通道尚未清理干净的血迹,无声地诉说着敌人的可怕。
残骸的秘密
被标记为最高权限研究项目的镜面舰船残骸,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母舰深处一个重新加固、并布设了多重能量隔绝力场的实验室中。季青野亲自坐镇,“羲”作为主要研究员,但其所有数据访问和操作都受到仲裁者的严密监控。
残骸的分析工作困难重重。那镜面般的材质并非已知的任何金属或晶体,而是一种奇异的能量-物质复合态,其物理性质会随着能量输入的不同而动态变化,这也是它能偏转甚至反射攻击的原因。
“不可思议……”“羲”的银色眼眸中数据流奔腾,带着一种近乎痴迷的光芒,“这种结构……它并非‘防御’,更像是一种对能量和物理规律的‘重新定义’!看这里——”他指向全息模型上一处微观结构,“它在受到冲击的瞬间,会在皮米级别进行无数次相位切换,将宏观的动能和能量分散到难以计数的微观维度……”
季青野沉默地听着,复眼中光芒闪烁。这技术已经触及了法则层面,远非简单的能量运用可比。她更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它们的空间跳跃技术呢?还有自毁时产生的空间冲击,原理是什么?”
“空间跳跃……”“羲”的语气凝重起来,“根据残骸核心残留的能量印记逆向推演,它们并非‘打开’虫洞或‘弯曲’空间,而是……暂时性地将自己从当前空间坐标‘抹除’,然后在预定坐标‘重新写入’。”
“抹除?写入?”季青野心中一凛。
“是的。这需要难以想象的能量和对时空结构极其精密的操控。自毁也是同理,它们是将自身质量与能量在瞬间转化为纯粹的空间震荡波,其破坏力直接作用于空间结构本身,因此能无视常规防御。”
实验室陷入短暂的沉默。这技术听起来近乎神话,却也解释了为何它们的攻击如此诡异难防。
“继续分析,重点是找到这种技术的弱点,或者……我们能否模仿甚至利用。”季青野下令道。她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这种空间技术,或许与对抗噬光者那扭曲现实的能力,存在某种关联。
歧路之始:血脉的呼唤
然而,对残骸的研究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冲击,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三位王子。
“曜”变得比以前更加沉默,但他周身散发的暗金能量却愈发不稳定,时而内敛如深渊,时而躁动如即将喷发的火山。他开始更加疯狂地投入战斗训练,甚至向季青野申请调用部分镜面残骸用于“实战对抗研究”,声称需要亲身体验那种空间偏转力场,才能找到破解之法。季青野敏锐地察觉到他眼中那抹对力量的、近乎贪婪的渴望,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请求,并加强了对他的监控。她担心“曜”会在那种力量的诱惑下,走向不可控的毁灭深渊。
“羲”则完全沉浸在了对镜面技术的解析中。那精妙绝伦的能量-物质控制和空间“写入”理论,与他追求的绝对秩序不谋而合。他开始在自己的“灵能织网者”设计中,大胆地引入这些危险的概念,试图创造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定义”局部战场规则的单位。他的研究日志变得越来越晦涩,充满了各种自创的符号和公式,甚至连仲裁者都需要花费更多资源进行解读。季青野警告过他其中的风险,但“羲”似乎已经听不进去了,他认为这是通往更高层次“秩序”的必经之路。
变化最微妙的是“宸”。他没有像两个哥哥那样表现出对力量的直接渴望,但他身上那种与自然融和的宁静气息,似乎也淡薄了一些。他偶尔会独自待在观测台,望着窗外无尽的虚无,眼神空洞。当母舰穿过某些能量稀薄的死寂星域时,他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厌恶?仿佛这片缺乏生机的虚空,玷污了他所代表的某种本质。他开始更加专注于维护母舰内部的生态循环系统,仿佛在拼命守护着最后一片“净土”,对抗着外部冰冷宇宙的同化。
三个子嗣,因镜面舰队的技术,各自走向了更加极端的道路:毁灭、秩序、自然。他们之间的隔阂,并未因共同的敌人而消弭,反而因对力量本质的不同理解而日益加深。
星海的回响与抉择
就在母舰一边修复,一边消化着镜面舰队带来的震撼时,那个来自“摇篮星云”的求救信号,再次出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