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御前博弈 硝烟再起(2/2)
太子听罢,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震惊与愤怒:“竟有此事?!那狗奴才竟敢包藏如此祸心!父皇,此必是有人暗中指使,欲要挑拨儿臣与李卿,乃至…乃至惊扰圣驾!其心可诛!请父皇下令,将此獠移交大理寺,严加审讯,定要揪出幕后主使!”他反应极快,立刻将自己也摆在了“受害者”和“被陷害”的位置,反而要求严查,显得光明磊落。
李默暗叹,太子果然机变百出,不好对付。
皇帝萧景琰看着台下跪着的两人,一个是他寄予厚望但心生忌惮的能臣,一个是他精心培养却可能已生出獠牙的储君。帝王心术在此刻运转到了极致。
他沉默良久,方才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事,朕知道了。”
他先看向太子:“桓儿,你御下不严,险生大祸,罚你禁足东宫三日,闭门思过,将《贞观政要》抄写三遍,好好想想为君者当如何约束左右,明察秋毫!”
“儿臣……领旨谢恩。”太子低下头,掩去眼中的不甘。禁足三日,抄书思过,这惩罚不痛不痒,但已是父皇对他的警告。
皇帝又看向李默:“李默,你临机应变,护驾有功,又忠心可嘉,朕心甚慰。赏金百两,锦缎十匹。那名内侍及证物,即刻移交大理寺,由朕亲自督办严查!至于火器演示之事,日后再说。”
“臣,谢陛下隆恩!”李默叩首。他知道,皇帝此举是各打五十大板,既警告了太子,也未深究,维持了朝堂表面的平衡。但经此一事,太子与自己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而皇帝心中那根对太子的刺,也已种下。
“都退下吧。”皇帝挥了挥手,显得有些疲惫。
李默与太子同时告退。走出紫宸殿,两人对视一眼,太子脸上已恢复温雅笑容,仿佛方才殿内的交锋从未发生:“李卿受惊了,回去好生歇息。今日之事,孤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李默恭敬回礼:“殿下言重了。微臣告退。”
转身离去时,李默能清晰地感觉到,背后那道看似温和的目光,已冰冷如刀。
回到积善堂,李默才真正松了口气,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袭来。与储君级别的对手在御前博弈,心力消耗极大。
福伯立刻迎上来,关切地问道:“少爷,宫里没为难您吧?”
“无事。”李默摆摆手,“陛下已有决断。那名内侍呢?”
“按您的吩咐,捆得结实,嘴里也塞了,单独关在柴房,李铁柱亲自看着。”福伯低声道,“少爷,此事……真是太子所为?”
李默点了点头,神色凝重:“日后府中上下,需更加谨慎。东宫……已是敌非友。”
他吩咐福伯加强府中戒备,尤其注意饮食和出入人员。又想起那神秘纸条,究竟是何人示警?此人能洞悉太子阴谋,其实力恐怕深不可测。是友是敌?目的何在?
一系列问题萦绕心头。但他知道,此刻最重要的,仍是提升自身实力。火药的研究必须加快,神机营的筹建更不能因太子的阻挠而放缓。
他再次走入后院工坊,看着那些简陋的器材和提炼出的硝石、硫磺、木炭粉末。东宫的危险如同悬顶之剑,逼迫他必须更快地掌握更强大的力量。
而他也隐约感觉到,京城这潭深水,因他的出现,正在掀起越来越汹涌的暗流。太子的出手,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更大的风雨,或许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