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釜底抽薪 柳暗花明(1/2)
接连数日,积善堂与别院气氛凝重
“火寸”的售卖骤然停止,刚刚看到的财源又被硬生生掐断。别院的消耗却一日未曾停止,账上的银子如流水般减少,福伯的眉头越皱越紧。李默下令进一步缩减用度,但工匠们的饭食和必要的材料供应仍需保证,这让他倍感压力。
太子一党的打压变本加厉。京兆尹府的人虽未再上门,但城内各大炭行、铁料铺甚至粮店,仿佛都接到了无声的指令,对积善堂及其关联人员的采购,要么限购,要么抬价,要么就直接告知“无货”。福伯不得不派人去更远的郊县采购,成本和时间大大增加。
这一招“釜底抽薪”,确实打在了李默的七寸上。没有稳定的物资供应,别说发展,连维持现状都变得困难重重。
巳时正刻,别院工坊
王铁锤负责的新锻炉终于完全按照图纸重建完成。点火试运行之日,所有工匠都围在一旁观看。炉火缓缓升温,风力均匀,烟道通畅,炉壁再无一丝裂纹迹象。王铁锤看着稳定燃烧的炉火,黑黝黝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充满成就感的笑容,他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标准”和“规矩”带来的力量。
陆七则在继续改进火柴配方和尝试李默给他的几个新课题:一种更高效的纺纱锤图纸,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省力水车模型。他似乎完全沉浸在了格物的世界里,对外界的风雨恍若未闻。但李默注意到,他偶尔会对着那些复杂的图纸发呆,眼神深处似乎藏着与他年龄不符的沉重。
赵黑子的提纯工作已成为别院质量最稳定的一环,他甚至开始摸索如何进一步提纯粗盐,并小有心得。
李默看着这一切,心中稍感安慰。技术团队在压力下正在缓慢成长,这是最宝贵的资产。
午时初刻,意外来客
一辆看似普通的青呢马车停在了积善堂门前。车上下来的,竟是一位身着常服、面容清癯的老者——正是当今宰相,文渊阁大学士林文正!他曾是太子萧桓的老师,但近来因太子急躁冒进,多次顶撞皇帝,师徒二人已渐生嫌隙。
李默闻报大吃一惊,连忙整衣出迎。这位林相是朝中清流领袖,地位尊崇,且以刚正不阿着称,他突然造访,意欲何为?
林相并未摆架子,只是微笑着打量了一下积善堂略显简朴的厅堂,便随李默入了书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