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天心难测授机宜(2/2)
“朕说你能当,你便能当。”皇帝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此事朕意已决,明日便会下旨。你好自为之,莫要辜负朕望。”
“臣……领旨谢恩!必竭尽驽钝,公正严明,不负陛下信重!”李默深深叩首。
“去吧。林相留一下。”皇帝挥了挥手。
李默躬身退出养心殿,直到走出宫门,被夜风一吹,才发觉中衣已被冷汗浸透。回首望了一眼巍峨的宫墙,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无比坚定。
核查署署正!这个职位,比他预想的任何查案方式都要有力,也都要凶险!
翌日,圣旨下达,果然在朝堂引起了比之前封赏李默更大的波澜!兵部、户部以及相关利益链上的官员们顿时炸开了锅!这等于是在他们碗里抢肉,还要盯着他们怎么吃!
抗议、质疑的奏疏雪片般飞向御案,理由无非是“李默年轻”、“不合规制”、“权责过重易生弊端”等等。
然而皇帝态度异常强硬,将所有反对意见一概驳回,强行推动了此事。太子一系官员见状,虽恨得牙痒痒,却也不敢再明目张胆反对,只能暗中咬牙切齿,筹划着如何在这新衙门里给李默使绊子,甚至找机会将他拉下马。九皇子一系则继续隔岸观火,幸灾乐祸。
李默无暇理会这些朝堂纷争,立刻走马上任。核查署草创,他直接从革新司调来几名精通算学、作风严谨的工匠和账房作为班底,又请赵汝成推荐了几名不得志却精通军械品鉴的老吏,雷厉风行地开始工作。
他第一把火,并未直接去翻陈年旧账,而是以“厘清现状、制定新规”为名,要求兵部武库司、户部度支司将近年来所有军械采购、粮饷拨付的档案副本送交核查署“备案学习”。
此举合情合理,对方虽万般不愿,却也无法明着抗命,只能拖延、搪塞,或者送来一些无关紧要的档案。
李默也不着急,耐心地整理、分析着这些零散的信息,同时开始起草详细的核查章程和标准,摆出一副真要长期扎根此地的架势。暗地里,他则指示韩震,将调查重点从危险的“通汇钱庄”和“永昌号”,转向这些官方档案的比对和核实,寻找其中的矛盾和漏洞。
就在李默忙于整合核查署,艰难地从官僚体系的指缝中抠取信息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在一个雨夜,再次悄然到访积善堂。
来的竟是失踪许久的陆七!
他比上次更加憔悴消瘦,但眼神却亮得惊人,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兴奋。
“侯爷!晚生……晚生找到了!”陆七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他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铁盒,小心翼翼地打开。
里面并非金银珠宝,而是一块似铁非铁、似石非石的黑色令牌,上面刻着繁复古奥的图案,中心是一个“矩”字古篆,周围环绕着规、矩、准绳等工具纹样。令牌入手冰凉沉重,透着一种古老的气息。
“这是……?”李默目光一凝。
“矩子令!”陆七的声音带着无比的激动,“‘天工苑’最高信物!晚生依照那位元老留下的隐秘线索,九死一生,才从苑内叛徒手中夺回此物!侯爷,得此令者,理论上便可号令‘天工苑’残留的、仍忠于墨家祖训的力量!”
李默接过那沉甸甸的令牌,心中波澜起伏。他没想到,陆七竟真能找回这传说中的东西。
“如今‘天工苑’内情况如何?”
“四分五裂!”陆七道,“执法堂一方势力最大,已彻底投靠了京城某位贵人(他暗示极可能是东宫),试图掌控所有技术力量为其所用。另一方则分散隐匿,仍在观望。有此令在,侯爷或可暗中联络那些仍怀初心的同门,收为己用!他们手中,或许掌握着更多不为人知的技术和……秘密。”
李默摩挲着冰凉的矩子令,眼中光芒闪烁。
这突如其来递到手中的力量,是机遇,还是更大的陷阱?
“天工苑”的残余力量,又会愿意听从这块令牌和一个外人的号令吗?
风雨之夜,旧的波澜未平,新的变数又已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