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纨绔博士的王朝争霸路 > 第69章 土地庙中探虚实

第69章 土地庙中探虚实(2/2)

目录

与此同时,革新司那边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经过工匠们无数次失败再尝试,火药颗粒化的关键技术难关终于取得决定性突破,第一批定型生产的颗粒火药,经过反复测试,燃烧效率和稳定性远超之前的粉末火药,威力提升显着。王铁锤带着一众工匠们日夜赶工,第二代火炮的样炮主要大型部件也已铸造完成,经过初步打磨,即将进入精密的组装调试阶段。

李默特意抽空去了一趟西郊别院,亲眼见证了新式颗粒火药的试爆效果。那更加猛烈、集中、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以及那被更彻底摧毁的标靶,让他心中稍感宽慰。科技的力量,是他在这陌生而危险的时代安身立命、报仇雪耻的最大依仗,也是他能撬动格局的支点。

然而,科技的进步也引来了更多贪婪和恶意的窥探。那位工部孙侍郎往革新司跑得越发勤快,对火药新配方和炮身铸造的核心工艺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近乎痴迷的“关心”,甚至几次试图绕过李默,直接找到王铁锤等人,以切磋技艺为名打探细节,都被王铁锤牢记李默吩咐,以“侯爷严令,技术机密不得外泄”为由,不卑不亢地挡了回去。

李默闻报,只是冷笑。他知道,这是太子一党在正面政治打击受挫后,转而想从技术上下手,要么窃取成果据为己有,要么寻找机会进行破坏。他毫不犹豫地下令,进一步加强革新司,特别是火药作坊和核心组装区的守卫等级和保密制度,增派可靠护卫,实行更严格的区域隔离和人员核查,许进不许出的铁律被再次强调,违令者格杀勿论。

这日傍晚,李默刚从西郊风尘仆仆地回到府中,脸上带着一丝疲惫,门房便来报,说三娘柳氏求见。

李默微微诧异。柳氏性子向来怯懦安静,几乎是透明人一般存在于侯府内宅,极少主动到前院来寻他。他心中掠过一丝疑惑,让人将柳氏请到偏厅相见。

柳氏进来时,脸上带着几分显而易见的不安和犹豫,双手紧张地互相绞着,手中紧紧攥着一个小小的、略显陈旧的蓝布包。

“侯爷……”她细声细气地行了个礼,眼神有些躲闪。

“三娘不必多礼,坐下说话。可是珊妹有什么事?”李默放缓语气,温和问道。对这个性情柔弱、尽心照顾妹妹的庶母,他保持着基本的尊重。

“不,不是珊姐儿,她好多了,多谢侯爷挂心。”柳氏连忙摇头,像是鼓足了勇气,上前一步,将手中的小布包递上,“是……是这个。今日整理旧物,在箱底发现了这个,是……是国公爷早年的一本旧笔记,妾身愚钝,也看不懂,想着侯爷如今也在军中效力,见识广博,或许……或许对侯爷能有点用处?”。

李默心中猛地一动,接过那略显沉旧的布包。入手微沉,带着旧物特有的气息。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一本泛黄的线装笔记,封面上并无书名,只简单写着年份和“随感”二字,那刚劲中带着洒脱的笔迹,正是父亲李骁的笔迹!

他轻轻翻开,纸张脆硬,发出细微的声响。里面是父亲记录的一些军中见闻、练兵心得、地形勘察、乃至对某些军械的改进想法和草图,笔迹时而潦草奔放,时而凝重深刻,仿佛能透过这些已经泛黄的纸张,清晰地看到那个曾经叱咤沙场、忧国忧民的将军身影。

李默的手指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接、如此亲密地接触到父亲留下的私人痕迹,仿佛跨越了时空,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这……这是从哪里来的?”他声音有些沙哑,努力压抑着翻腾的情绪。

柳氏低声道:“是国公爷早年赠予的,说是一些闲时乱写的玩意儿。只是后来……后来出了那么多事,时日久了,便忘了……今日偶然翻出,想着侯爷……”她的话语有些凌乱,却清晰地交代了来源。

李默深吸一口气,压下鼻尖的酸涩和心中的澎湃,郑重道:“多谢三娘!此物对我极为重要,感激不尽。”这份礼物,远胜千金。

柳氏见李默如此重视,脸上露出些许宽慰的笑容,又行了一礼,便退下了。

李默独自坐在偏厅,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下一片温暖的光斑。他就着光线,一页页仔细翻看着父亲的笔记,仿佛在聆听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其中大多是一些琐碎记录,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父亲的思考,直到翻到后面几页,他的目光骤然凝固,呼吸也为之一顿!

在一页记录北境风物和边防感慨的文字旁,父亲用略显潦草、似乎带着情绪的笔迹,写着一句看似没头没尾的话:

“幽州送来的新弩,机括似有滞涩,较之往年颇有不如,疑与崔氏督办不力有关,已命人细查。然,上峰催促甚急,限期列装,奈何!”

时间,恰是雁门关战役前半年!

李默猛地合上笔记,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血液奔涌的声音在耳中轰鸣。

父亲早已察觉!他早已察觉军械有问题,并且直接怀疑到了督办者崔氏头上!他甚至已经开始秘密调查!这句“已命人细查”重若千钧!

但这句“上峰催促甚急,奈何!”,又透露出多少身不由己的无奈与巨大的压力?那个模糊的“上峰”,又是谁?是谁在明知军械可能有问题的情况下,还强行催促列装?

线索,终于开始串联起来了!父亲的笔记,土地庙的密信,档案中的疑点……它们正在一点点地拼凑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真相图景!

而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福伯急促而略显紧张的脚步声和声音:“侯爷,宫里高公公来了,车驾就在门外,说陛下急召!”

又见急召!

李默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翻江倒海的情绪强行压下,将父亲的笔记用那块蓝布小心翼翼包好,贴身收起。他知道,这片刻的宁静与发现之后,京城的暴风雨,恐怕又要以更猛烈的姿态降临了。他整理了一下衣袍,面色恢复了一贯的沉静,大步向门外走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