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朝堂惊雷暗潜流(2/2)
“忠勇侯此次北境之行,立下赫赫功劳,稳定边关,可喜可贺啊。”一个温和醇厚的声音自身侧传来,李默转头,只见九皇子微笑着走了过来,态度亲切。
围在李默身边的官员见状,立刻识趣地纷纷告退,留下二人单独说话。
“殿下过誉了,此乃臣分内之事,不敢言功。”李默拱手行礼,姿态恭敬,却带着疏离。
九皇子仿若未觉,又走近两步,声音压低,仅容两人听见,脸上带着关切之色:“侯爷刚回京,或许忙于公务,对京中市井流言有所不知。近日,颇有些关于侯爷府上家事的流言蜚语在暗中传播,说什么的都有,言辞闪烁,甚至……甚至牵扯到已故的老侯爷雁门关旧事……唉,人言可畏,三人成虎,侯爷还需留意才是。”他叹了口气,一副推心置腹的模样。
李默目光骤然一冷,如同冰刃般射向九皇子,心中怒火陡升。父亲是他的逆鳞,是他心中永不愈合的伤疤,绝不容任何人玷污!
九皇子却似浑然不觉李默目光中的寒意,依旧笑得温和无害,继续道:“不过侯爷也不必过于忧心,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只是……有时流言起于微末,若不及早澄清,恐滋生事端,混淆视听,反为不美。侯爷若在查证流言源头或有其他需要本王相助之处,尽管开口,本王定当尽力。”他这话,表面是示好提醒,实则是火上浇油,更是试探李默的底线和反应。
李默心知肚明,这恶毒的流言八成与狗急跳墙的太子党脱不了干系,是想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将他拖入家事纷争的泥潭,甚至污及父亲身后清名,从而干扰、拖延军械案的深入调查,转移视线。
他强压下心头的滔天怒意,神色迅速恢复平静,只是眼神愈发深邃,淡淡道:“多谢殿下提醒。些许宵小之辈散布的妄言,如蚍蜉撼树,还撼动不了陛下圣听,也乱不了臣查明军国大事之心志。事实真相如何,自有水落石出、公断于世之日。”
九皇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乎没料到李默如此沉得住气,随即笑道:“侯爷心如磐石,不为流言所动,佩服。既然如此,那本王就拭目以待,静候侯爷佳音了。”说罢,含笑拱手,翩然离去。
李默看着他那看似温文尔雅的背影,眼神微沉。九皇子此举,无非是想坐山观虎斗,甚至火上浇油,让他与太子斗得更狠些,他好从中渔利。这京城的水,果然深不见底。
回到府中,李默脸上的平静再也维持不住,笼罩上一层寒霜。他即刻召来心腹管家福伯,沉声问道:“福伯,我离京这段时日,府外可有异常动静?近日可曾听到什么关于我们府上,尤其是……关于老侯爷的流言蜚语?”
福伯见李默面色不善,心中一惊,连忙躬身答道:“回侯爷,老奴正要禀报此事!确……确有些不堪的风言风语,约莫是这几日才开始在京城市井间悄然流传,说得有鼻子有眼,说什么……说什么老侯爷当年雁门关之败,并非全然无辜,或是……或是因私人恩怨贻误了军机,方才导致……还隐隐约约牵扯到府上二姨娘周氏娘家兄弟的那些混账事,言语十分恶毒下作!老奴听闻后,又惊又怒,已严令府中上下不得私下议论,更不准外传半个字,正想等侯爷回府后详细查办!”
果然来了!而且来得如此之快,如此恶毒!竟想将父亲壮烈殉国的身后名和周氏那点见不得光的破事搅和在一起,妄图彻底搅浑水,把他拖入无休止的口水仗中!
李默面色瞬间冰寒如铁,眼中杀机一闪而逝,周身散发出的冷意让书房温度都仿佛下降了几分。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立刻拔刀杀人的冲动,从牙缝里挤出命令:“查!立刻动用所有能动用的关系,暗中彻查这流言的源头!是从哪个茶馆酒肆开始,经何人之口散播!无论最终查到谁的头上,哪怕只是蛛丝马迹,立刻报我!”
“是!老奴明白!这就去办!”福伯感受到李默那几乎凝成实质的怒火,心头一凛,知道此事已触及侯爷逆鳞,连忙应下,匆匆离去安排。
父亲是他的信仰和底线,不容任何人玷污!太子党这一步昏招,彻底激怒了他,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的决心。
就在李默胸中怒火翻腾,竭力平复心绪之时,书房外传来亲兵急促的脚步声和低声禀报:“侯爷,卫尉寺少卿杜明杜大人在外求见,神色匆匆,说是奉旨而来,有要事禀报!”
卫尉寺?奉旨?李默心神骤然一凛,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涌上心头。卫尉寺负责关押那几名要犯,此刻少卿亲自前来……他立刻压下所有杂念,沉声道:“快请!”
卫尉寺少卿杜明匆匆而入,官袍上还带着外面的寒气,面色凝重异常,他甚至来不及寒暄,直接示意李默屏退左右。
待书房中只剩二人,杜明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语速极快地说道:“李侯爷,那名擒获的刺客头领……在卫尉寺密牢之中,由专人严密看管,但就在昨晚子时前后……突然暴毙了!”
李默瞳孔骤然收缩,猛地从椅子上站起,失声道:“什么?!暴毙?如何暴毙?不是严加看管吗?!”这个消息,如同又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头。活口,最重要的活口,竟然在卫尉寺密牢里死了?!这京城的风暴,远比他想象的更为凶险和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