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冰盾(1/2)
面对这完全超出认知的超维造物,起初的绝望如同基地外弥漫的寒雾,沉重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在这场对抗“死亡法则”具象化的战争中,人类如何能赢?
科学家们终究找到了解决方法——逆向工程。
面对近乎无解的敌人,科学家们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他们果断调整战略,将研究重心从“如何消灭孢子”转向“理解并利用玉茧自身的对抗机制”。
依托“绝对零度牢笼”实验获得的宝贵原始数据(谐振波精细参数、能量结构的拓扑密码),结合对玉茧翠光在孢子活跃环境中的实时高精度监测,基地的超级计算机群进入超负荷推演状态。
科学家发现,构成螺旋臂和玉茧外壳的奇异晶体-木质复合结构,其微观几何排列精妙绝伦,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负熵谐振腔”。
这种结构不仅能产生抵御冻结的“逆冻结”谐振波,其核心价值在于,它本身就是一种“信息载体”。
其独特的构型能将代表“秩序”的负熵信息直接“编码”进能量流中,如同在熵增的洪流里筑起一道信息堤坝,顽强抵抗着琥珀孢子所代表的“热寂法则”侵蚀。
“负熵编码”理论诞生:科学家们提出,玉茧并非单纯地“抵抗”低温,而是通过这种“负熵编码”技术,在自身周围强行创造出一个微小的“秩序场”。
在这个“场”内,局部的热力学规则被扭曲、改写,使其得以在代表终极死亡的“热寂之种”包围中,维持着一线生机。
这编码,就是对抗琥珀孢子的钥匙。
新策略的核心,并非直接攻击孢子(会被吸收)或大规模中和(能量需求无限),而是在关键区域(孢子爆发点、穹顶结构薄弱处)模拟玉茧的“负熵秩序场”,暂时干扰孢子的活性或抑制其生成。
材料瓶颈与仿生灵感:模拟需要能承载复杂“负熵编码”的特殊谐振材料,远超人类现有技术。材料科学家从世界树化石和螺旋臂神奇的“生物矿化”过程中获得启示。
利用基因编辑的速生真菌\/植物,在模拟玉茧翠光的特定能量场引导下,诱导其分泌出蕴含类似“负熵编码”信息的有机-无机复合晶体基材。效能虽远逊原版,但也足够用了。
能量秩序化:能源团队利用基地强大的可控核聚变堆产生巨量但“无序”的能量,通过多层级联的“负熵编码谐振腔”(由新型仿生材料制成),对其进行“秩序化”精炼,输出符合要求的、蕴含“秩序信息”的能量流。这个过程虽然损耗惊人,但是切实有效。
动态调谐:超级计算机实时分析玉茧翠光的微妙波动与孢子活动数据,动态调整模拟场的编码参数和能量强度,确保其“伪装”有效,不被孢子识破或反噬。
原型诞生与“冰盾”崛起:
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在基地最核心的实验室,人类第一台桌面级“负熵秩序泡发生器”原型机终于点亮,由于它的场域是一个圆形的泡泡状,所以都叫它“秩序泡”。
隔离舱内,面对少量凶悍的琥珀孢子,发生器成功激活一个微小的、顽强脉动的翠绿色光泡。光泡笼罩下,孢子活性骤降,甚至表现出微弱的“排斥”迹象。
成功了!压抑已久的欢呼终于爆发,这是绝望黑暗中划破长空的第一缕希望之光。
原型验证成功,Gc即刻启动最高优先级工程——“冰盾”。全球工业机器轰鸣,按照统一标准,24小时不间断生产“仿生谐振单元”和“秩序化能量转换核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