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以格物证修仙 > 第35章 星轨之困,献策于市

第35章 星轨之困,献策于市(1/2)

目录

回到云深洞府,陆见平处理着左臂的伤口,脑海中梳理着从灰先生处得来的信息。赵家兄弟的阴影如同实质般压来,他需要破局,而百巧阁阁主欧阳墨,是现成的突破口。

但如何接近欧阳墨?直接上门说自己能解决“万法星轨仪”的困境?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只会被当成疯子或细作。

“必须有一个合理的、不容他忽视的切入点。”陆见平沉吟。

他再次仔细回忆灰先生的话。灰先生提到,欧阳墨因星轨仪推演能力衰退而苦恼,这影响了百巧阁高端产品的竞争力。这是一个方向,但他对星轨仪的具体问题一无所知。

“不能直接解决核心,就从外围展示能力,让他主动来找我。”

接下来的几天,陆见平改变了策略。他不再局限于个人研究,而是更频繁地出入坊市,尤其是百巧阁开设的几家面向大众的店铺。他不再仅仅购买材料,开始有选择性地接取一些百巧阁对外发布的、公开的“技术悬赏”。

这些悬赏多是些优化某个低阶法器能耗、提升某种常见符箓稳定性、或是解析某种冷门材料能量结构的小问题,报酬不高,通常由低阶炼器师或学徒尝试解决。

陆见平凭借“逻辑星道”的解析能力,处理这些问题如同降维打击。他往往能一眼看穿问题本质,提出完全不同于传统思路、却高效得多的解决方案。

他并不张扬,每次提交方案都只给出优化后的结果和关键参数,刻意隐去核心推导过程,并注明“基于古阵法残篇启发与能量结构分析”。他的解决方案风格独特,效率惊人,很快就在百巧阁底层负责处理悬赏的执事中小有名气,被私下称为“那个思路清奇的散修”。

这一日,百巧阁器殿偏厅内,几名负责审核悬赏方案的执事正聚在一起,对着其中一份玉简啧啧称奇。

“妙啊!将‘金光阵’的节点回路由串联改为并联,再调整此处灵纹相位,能耗竟能降低三成,光照强度反而提升半成!这陆见平,到底是怎么想到的?”“还有前日那个‘清风符’的优化,只是改动了两处看似无关的符文转角,激发速度就快了一倍!此人对能量流动的理解,简直匪夷所思!”“他每次都说参考了‘古阵法残篇’,难道真得了什么失传的传承?”

他们的议论,恰好被路过器殿、心烦意乱下来散心的欧阳墨听到。

“你们在议论什么?”欧阳墨停下脚步,沉声问道。他近日正因为星轨仪推演一组复杂的新型防御阵法接连失败而恼火。

几位执事见是阁主,吓了一跳,连忙将最近几份由“陆见平”提交的、效果格外突出的悬赏方案呈上。

欧阳墨起初只是随意浏览,但越看,神色越是凝重。这些方案看似解决的是小问题,但其背后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对能量本质的洞察力,以及那隐隐流露出的、迥异于当前主流体系的符文处理技巧,让他这个浸淫器道多年的大家也感到眼前一亮,甚至有些思路让他也深受启发!

尤其是其中一份关于优化“微型聚灵阵盘”能量分布均匀性的方案,其使用的某种平衡结构,竟与他正在研究的、用于稳定星轨仪部分核心能量流的一种设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加简洁高效!

“这个陆见平,现在何处?”欧阳墨立刻问道,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隐隐感觉,这个散修,或许能给他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回阁主,他通常都在坊市活动,偶尔会来提交方案。”

“找到他,带他来见我。”欧阳墨下令,顿了顿,又补充道,“客气些。”

当陆见平被客客气气地请到百巧阁顶层静室,见到面色威严却带着一丝探究的欧阳墨时,他知道,自己精心铺垫的“鱼饵”,终于被目标注意到了。

“晚辈陆见平,见过欧阳阁主。”他从容行礼。

“陆小友不必多礼。”欧阳墨打量着眼前这个过分年轻的修士,直奔主题,“你提交的那些悬赏方案,老夫看了。思路独特,成效显着。尤其是那份聚灵阵盘的平衡结构,颇为精妙。小友言及参考了‘古阵法残篇’,不知可否详谈?”

陆见平知道,展示真正价值的时刻到了。他没有直接回答关于古阵的问题,而是话锋一转:

“阁主,晚辈观百巧阁近日发布的诸多悬赏,多涉及能量效率、结构稳定与复杂推演,尤其是几份关于阵法模拟的悬赏,要求极为严苛,似乎……贵阁的‘万法星轨仪’,近来在处理复杂模型时,颇有些力不从心?”

欧阳墨瞳孔微缩,此事在阁内高层虽非绝密,但被一个外人、尤其是一个年轻散修如此精准地点破,还是让他心中一震。他没有否认,只是看着陆见平,等待下文。

陆见平继续道:“星轨仪乃推演重器,其核心在于处理海量数据与复杂变量。若其‘算法’——即推演逻辑本身——过于臃肿低效,纵有再强算力,亦如老牛拉车,事倍功半。”

“算法?算力?”欧阳墨再次听到这些新奇词汇,若有所思。

“正是。”陆见平趁热打铁,“晚辈不才,于古残篇中偶得一法,或可缓解此困。其核心在于‘化整为零,分而治之’。”他再次以指凝灵力,在空中勾勒出简易的“并行分布式推演模型”示意图。

“无需触动星轨仪核心,只需搭建外围辅助节点,将庞大任务拆分,交由各节点并行计算,最后汇总校验。此法尤其适用于材料配比、阵法能量流模拟等可拆解之问题。晚辈于之前悬赏中展示的一些技巧,便是此法之皮毛应用。”

他巧妙地将自己之前的表现,与这个更宏大的构想联系起来,增加了方案的可信度。

欧阳墨看着那清晰演示着任务拆分与聚合流程的结构图,呼吸不由得急促起来!他困于星轨仪之困已久,尝试过无数方法优化核心,却从未想过可以“绕开”核心,从任务本身和处理架构上另辟蹊径!

这思路,简直是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此法……果真可行?”欧阳墨的声音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理论完备。晚辈愿协助搭建试验平台验证。若成,处理特定问题的效率,提升五至十倍并非虚言。”陆见平语气笃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