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温馨合奏(1/2)
夜晚。琴弓最后一次划过琴弦,姜时愿的手指微微颤抖着停在半空。房间里回荡着帕格尼尼随想曲最后一个音符的余韵,像一缕轻烟般缓缓消散在夜色中。
她放下琴弓,长舒一口气,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电脑屏幕上,维也纳音乐学院的马库斯·韦伯教授点了点头,用带着浓重奥地利口音的英语说道:“进步很大,tsuki。但第三乐章24小节的揉弦还需要更细腻一些。”
“谢谢教授,我会继续练习的。”姜时愿用英语回答,尽管疲惫,还是挤出一个专业的微笑。视频通话结束后,她立即在乐谱上做了标记。
额前的碎发被汗水黏在皮肤上。三个小时的视频课程让她的肩膀僵硬得像块木头,但她的眼睛依然明亮如星。
“又练到这么晚。”她自言自语,轻轻活动着酸痛的左手手指。指尖上几个水泡已经磨破,露出粉红色的嫩肉,碰一下就像被火烧似的疼。
墙上的挂钟指向十二点四十五分。姜时愿小心翼翼地将小提琴放回琴盒,这是她十三岁生日时父母送的礼物,价值不菲的意大利手工琴。琴身上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划痕,是她参加全国比赛时紧张得摔了一跤留下的“纪念”。
当她推开琴房的门,温暖的灯光和食物的香气立刻包围了她。客厅里,父亲姜明远正从微波炉里端出一碗冒着热气的酒酿圆子,母亲林文茵则将做好的小甜点放到桌上。
“练完了?”林文茵抬头,眼睛弯成月牙,“快来吃点东西,你爸特意去城南那家老店买的酒酿。”
姜时愿的胃适时地发出一声抗议。她这才想起自己为了练琴,晚饭只匆匆扒了几口。
“手指怎么样?”姜明远放下碗,作为三甲医院的外科主任,他总能第一时间注意到伤口。没等时愿坐下,他就轻轻捉住了女儿的左手,拉过女儿的手仔细检查,“又磨破了?”
姜时愿下意识想抽回手,但父亲已经轻轻捏住她的指尖。“没事的,爸。过两天就好了。”
姜明远拿来医药箱,熟练地取出碘伏和创可贴。姜明远作为外科医生,给许多病人救治的时候见过很多伤口,但每次看见女儿手上的伤都忍不住心疼,他包扎的动作精确而轻柔,仿佛在缝合最精细的血管。“爸爸知道你有些焦虑,但是练琴要劳逸结合。”
姜时愿任由父亲处理自己的伤口,酒精刺激伤口的疼痛让她轻轻吸气。“韦伯教授说我进步很大,但有些细节还需要打磨。”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补充,“他说如果我保持这个进步速度,茱莉亚的预选赛很有希望。”
“喝口热牛奶。”林文茵递来一杯温热的牛奶,“你爸爸说得对,技术可以练,但岁岁你的健康是最重要的。”
“还记得你小时候,妈妈只是想让你了解一下音乐,最开始我还想着让你学钢琴,我们母女两以后四手联弹,妈妈也没有想到,我们岁岁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乐器,还这么有天赋,你已经很优秀了。”
姜时愿捧着杯子,看到父母关切的眼神。她知道他们担心什么——之前她因为练琴过度导致肌腱炎,医生警告说再这样下去可能会影响手指灵活性。爸爸当时着急的赶来,和妈妈担心的目光,她一直都知道父母从未对她强加要求,甚至他们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快乐。
“我知道你们担心我。”她小口啜饮着牛奶,淡淡的奶香在舌尖化开,“我将茱莉亚视作目标,韦伯教授也说我有天赋,只是需要更努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