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夏晴(2/2)
记忆像潮水般涌来。那年姜时愿八岁,参加全市少儿小提琴比赛。候场时,她看见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独自坐在角落,膝盖上贴着纱布,却还在认真压腿。那个女孩就是夏晴。
“她当时还分了我半块巧克力。”姜时愿轻声说,“说吃了就不紧张了。”
林文茵将桌上已经温热的牛奶放到女儿手上,“早点休息,明天和夏晴玩的愉快!”
姜时愿点点头,把手机放到一旁。林文茵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又回头叮嘱:“夜里凉,记得把窗户关小一点。”
“知道啦,妈。”
门轻轻合上,房间里只剩下床头灯柔和的光。姜时愿靠在枕头上,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北京秋夜的风带着微凉的桂花香,从窗缝里悄悄钻进来。
清晨的阳光透过四合院的雕花窗棂斜斜地洒进来,姜时愿推开房门时,院子里已经飘着油条和豆浆的香气。
姥爷坐在石榴树下的藤椅上,手里捧着一碗冒着热气的豆腐脑,见她出来,笑眯眯地招了招手:“岁岁,快来,刚出锅的糖油饼还烫着呢。”
姥姥系着碎花围裙,正从厨房端出一碟刚炸好的焦圈,金黄油亮的表面还滋滋作响。她眼角堆起慈祥的皱纹:“知道你爱吃这个,特地让老李头留了最新鲜的。”
林文茵已经换好了出门的衣服,正在给姜时愿盛豆浆。
晨光中,她耳垂上的珍珠耳坠泛着温润的光泽:“小泽还在睡,你舅舅舅妈都上班去了。”她轻轻把豆浆放在女儿面前,“慢点喝,小心烫。”
姜时愿捧着碗暖手,白瓷碗沿上印着淡蓝色的花纹,是姥姥用了二十多年的老物件。她咬了一口糖油饼,酥脆的外皮裹着绵软的内里,甜香在舌尖化开。
“岁岁中午想吃什么?”姥姥夹了一筷子酱黄瓜放在她碗里,“姥姥给你炖排骨?还是想吃饺子?”
林文茵笑着打断:“妈,岁岁待会要出去和朋友玩,约了夏晴去什刹海。”她转头看向女儿,“记得带件外套,水边风大。”
姜时愿点点头,豆浆的热气氤氲着她的睫毛。
姥姥给她递了个拨好的茶叶蛋:“那晚上早点回来,我给你炖排骨。”
晨光渐暖,院子里飘着食物的香气和淡淡的茶香。姜时愿咬着糖油饼,听着姥爷收音机里传来的京剧唱段,妈妈和姥姥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常。
胡同里传来自行车铃铛的叮铃声,还有远处小贩“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
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洒在体育馆门口,姜时愿站在台阶下,低头看了眼手表——距离约定时间还有十分钟。
她今天穿了件米白色的针织开衫,搭配浅蓝色牛仔裤,头发松松地挽了个低马尾,发尾随着微风轻轻晃动。
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小跑着过来,夏晴穿着运动外套,扎着高马尾,脸颊因为跑动微微泛红,挺拔的身姿和轻盈的步伐依然能看出职业运动员的痕迹。
“岁岁!”她挥了挥手,眼睛弯成月牙,“等很久了吗?”
姜时愿笑着摇头:“刚到。”她打量着好友,“你好像又瘦了。”
夏晴撇撇嘴,做了个苦脸:“最近在控制体重,教练盯得可紧了。”她挽住姜时愿的胳膊,眼睛亮晶晶的,“所以今天我要放纵一下!先去划船,然后吃遍什刹海!”
两人坐上出租车,夏晴靠在窗边,兴奋地指着路边的银杏树:“你看,叶子都黄了!我们训练基地那边全是松树,一年四季都一个颜色,无聊死了。”
姜时愿顺着她的手指望去,金黄的银杏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一把把小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