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王俊凯】玫瑰与E弦 > 第26章 什刹海

第26章 什刹海(2/2)

目录

“十八个钟头。”老人用铜勺轻轻一挑,酸奶像云朵般层层叠起,“用的是内蒙古牧场凌晨送来的鲜奶,我孙子每天四点起来生炭火。”她说着舀了勺蜂蜜,金黄的蜜液在勺尖拉出细长的丝。

姜时愿接过青花瓷碗,酸奶表面晃动着琥珀色的蜂蜜光斑,撒上的干桂花像碎金般星星点点。夏晴挖了一勺送入口中,眼睛瞬间睁大——

浓稠的乳脂在舌尖化开,微酸的底蕴被枣花蜜温柔包裹,偶尔咬到的桂花粒迸发出清香。没有工业酸奶的胶质感,只有纯粹的回甘在喉间蔓延。

“绝了!”夏晴含含糊糊地感叹,嘴角还沾着一点白,“比我们队里发的蛋白粉酸奶好喝一万倍!”

柜台上的老收音机咿咿呀呀放着京剧,阳光透过窗棂在桌面投下菱形的光斑。

姜时愿小口抿着酸奶,忽然看见墙上泛黄的老照片——扎麻花辫的姑娘站在同样的柜台后,身旁的酸奶缸锃亮如新。

“那是我婆婆。”老人顺着她的目光说,“五八年那会儿,她蹬三轮车沿街叫卖,用的是驴奶……”

出门后,夏晴还意犹未尽:“真不愧是老字号,太好吃了!”

两人溜达到了烟袋斜街。胡同里新开了一家文创店,门口挂着蓝印花布的门帘,木牌上写着“胡同记忆”。

“哇!这个好适合你!”夏晴一进门就被展示柜里的一枚音符造型的书签吸引住了。黄铜材质,线条流畅,尾端还缀着一颗小小的蓝松石。

姜时愿拿起来看了看,背面刻着一行小字:“音乐是时间的诗。”

“买了!”夏晴二话不说掏出手机扫码,在姜时愿来得及阻止之前就付了款,“提前送你的生日礼物。”

店里还有很多有趣的玩意儿:手绘的北京胡同明信片、做成冰糖葫芦造型的橡皮、甚至还有以冬奥项目为灵感设计的徽章。夏晴在一套花滑运动员造型的冰箱贴前挪不动步,姜时愿笑着把那套也买了下来。

“礼尚往来。”她把装着冰箱贴的小纸袋塞进夏晴怀里。

夕阳西下时,两人坐在胡同口的石阶上分食一串冰糖葫芦。糖衣晶莹剔透,咬下去“咔嚓”一声脆响,山楂的酸和糖的甜在舌尖交融。

“下次见面就得等比赛后了。”夏晴叹了口气,三两口解决掉最后一颗山楂,“队里要封闭训练。”

姜时愿晃了晃手机:“随时视频。我还可以给你放新练的曲子。”

夏晴眼睛一亮:“说定了!”她跳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灰,“走,送你到地铁站。我六点前得回宿舍,不然教练又要念叨。”

两人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在青砖胡同里慢慢前行。

路过一家音像店时,里面正好在放《梁祝》的小提琴版,姜时愿跟着哼了两句,夏晴即兴做了个冰上的燕式旋转动作,引来路人善意的笑声。

在这个平凡的秋日午后,什刹海的水波、老酸奶的甜香、文创店的小礼物,还有好友肆意的笑声,都变成了姜时愿记忆里最鲜活的北京印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