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全民皆兵(2/2)
然而,并非所有力量都需要动员。有一支队伍,早已枕戈待旦,并且即将在战斗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靠近南湾滩头的一处隐蔽集结地,大约一百五十名非洲黑奴士兵正在一名葡萄牙士官的带领下,沉默地检查着他们的武器。他们大多来自葡属非洲殖民地,身材高大魁梧,肌肉虬结。与那些临时拿起武器的市民不同,他们是澳门守军中一支常备的、经验丰富的专业力量,平时负责维持治安、押运货物,甚至参与剿匪,战斗凶狠,纪律严明。
他们的指挥官,混血士官迪奥戈,正用简单的葡萄牙语和手势重复着命令:“听着!等荷兰人的小船靠近,听到鼓声,就跟着我冲出去!用你们的长矛和斧头!把他们赶回海里去!为了自由!战斗结束后,总督大人许诺你们人人有赏,甚至可能赐予自由!”
“自由”这个词,让许多黑人士兵黝黑的眼中闪过炽热的光芒。他们沉默地点头,紧紧握住了手中沉重的、更适合近身肉搏的冷兵器。对于擅长跳帮接舷战和陆上突击的他们而言,这种滩头防御战,正是发挥其力量的场合。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制高点——大三巴炮台,战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这里地势险要,火力强大,成为了荷兰舰队重点“照顾”的对象。炮弹如同雨点般落下,一段胸墙被彻底炸塌,碎石和扭曲的火炮零件散落一地。
几名耶稣会士的身影却活跃在这片死亡之地。年迈的曼努埃尔神父并没有躲在安全的教堂里,他带着几位较为年轻的修士,冒着猛烈的炮火,穿梭在炮位和伤员之间。他们手中没有武器,只有圣像、圣水和急救包。
“孩子,坚持住!天主与你同在!”曼努埃尔神父跪在一名被弹片击中腹部、痛苦呻吟的年轻炮手身边,迅速用撕开的布条试图为他止血,同时将一个小小的十字架塞进他手中,大声地为他做着临终祷告。
另一名修士则帮着炮手们搬运沉重的炮弹,脸上沾满了黑灰和汗水,神圣的法袍被撕破,沾满污秽,他却浑然不觉。
他们的出现,极大地鼓舞了守军的士气。在这些虔诚的士兵看来,神父们的无畏,就是上帝并未抛弃澳门的最好证明。
“为了天主!为了澳门!开炮!”炮台指挥官嘶哑地吼叫着,仿佛声音也能增加炮弹的威力。
一发来自“德·里德尔号”的重磅炮弹呼啸而至,正中一门大炮的挡板。巨响之后,硝烟弥漫,当人们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时,发现那门炮已经被炸毁,炮组士兵非死即伤,连那位正在附近祈祷的年轻修士也倒在血泊之中,生死不知。
曼努埃尔神父踉跄着走过去,苍老的脸上混合着悲伤与一种奇异的坚毅。他没有时间去哀悼,而是俯身查看伤员,继续他的工作。信仰,在此时此地,不再是经院中的哲学思辨,而是化作了在硝烟与鲜血中践行的勇气和奉献。
整个澳门已经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兵营,也是一座巨大的伤患营。每一个人,无论种族、身份、信仰,都被卷入了这场生存之战。士兵、商人、工匠、农夫、神父、奴隶……所有人的命运都被捆绑在一起,在这血与火的炼狱中,共同面对着来自海洋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民皆兵,并非一句口号,而是绝望困境下迸发出的最后力量。他们依靠着熟悉的地形、临时构筑的工事,以及保卫家园的强烈意志,艰难地抵挡着海上袭来的钢铁风暴。
滩头方向,荷兰人的登陆艇已经越来越近,甚至可以看清船上士兵那狰狞的面孔和闪亮的刺刀。
最后的岸防壁垒即将面临最残酷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