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 第69章 家宴与惊变

第69章 家宴与惊变(2/2)

目录

“你们的心思,咱都懂。”朱元璋目光流转,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最终定格在一直安静侍立的朱高炽身上,语气也缓和了几分:“咱立老四,尚有一因,便是为了高炽这孩子。”

众人目光齐刷刷地聚于朱高炽身上。他连忙深深躬身,那姿态谦卑至极,仿佛要把自己融入地面之中。

“青史予他‘仁宗’庙号。”朱元璋声音沉缓,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的重量,“仁宗……这意味着仁厚,意味着未染血亲之怨。有他在,咱相信,不仅可保大明三代昌隆,更能善待尔等子嗣,保全我朱氏血脉亲情。就像那参天大树,为子孙后代遮风挡雨。”

此言一出,既是对秦王、晋王、周王的安抚,更是对朱棣的明确敲打。无形之中,已然确立了朱高炽皇太孙的地位,预先扼杀了朱棣未来可能因偏爱次子而重蹈覆辙、引发兄弟阋墙的隐患。

朱棣心思电转,瞬间领悟了父皇的深意,只觉背心微微发凉,却也暗自庆幸儿子得了圣心。

周王朱橚见状,忙笑着圆场,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暖阳,试图驱散殿内残留的紧张气氛:“父皇圣明!儿子胸无大志,只愿日后能悠游林下,钻研些医药草木,当个太平闲王便是。就像那闲云野鹤,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翱翔。”说着,他笑呵呵地对朱高炽道,“大侄子,往后五叔可就仰仗你多多关照喽!”

朱高炽姿态愈发谦恭,连忙连声道:“五叔言重了,折煞侄儿。侄儿身为晚辈,孝敬叔伯乃分内之事。就像那潺潺流水,永远敬仰着山川。”

殿内气氛终见缓和,仿佛暴风雨后的天空,透出了一丝宁静与祥和。朱元璋望着眼前儿孙,目光变得柔和且悠远,思绪飘回到过去。

朱棣见状,他微微仰起头,眼神中满是温情:“父皇,儿臣想起小时候,大哥带着我们兄弟几个在书房读书的日子。那时候,大哥总是耐心地给我们讲解经文,遇到难懂的地方,他会一遍又一遍地解释,直到我们都明白为止。课余之时,我们还会在院子里嬉笑玩耍,大哥就像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让我们无忧无虑。”

“大哥为人宽厚仁义,对待兄弟们关怀备至。若大哥还在,儿臣情愿一辈子做一个戍边的塞王,为大明守好国门,绝无半点觊觎之心。”朱棣的声音真挚而深沉,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对往昔的眷恋和对大哥的敬重。

朱元璋微微颔首,眼中也泛起一丝欣慰,轻轻说道:“你们兄弟情深,朕心甚慰。可惜你大哥……唉。”言罢,他长叹一声,眼中满是遗憾与哀伤。

然而,这家宴的温情并未持续太久。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那脚步声如同战鼓一般,一下下敲击在众人的心头。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步履匆匆,经内侍引路,径直入内。他面色凝重如铁,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行至御前,低声急奏数语。

朱元璋脸上那抹刚刚泛起的温情与感伤瞬间冻结,继而转为骇人的阴沉,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他猛一击案,那声音如雷贯耳,杯盘震跳,发出清脆而又刺耳的声响。他怒声如雷:

“你说什么?!齐泰(齐德)、黄子澄,纠集了大批文官,去了东陵哭陵?!”

刹那间,偏殿内暖意尽散,寒意刺骨,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之中。一场更大的风暴,已在天边积聚,蓄势待发,即将席卷整个宫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