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兵临城下(2/2)
明军迅速行动,在京都外围选择了有利地形,构筑了坚固的环形防御工事。炮兵阵地被设置在制高点上,可以覆盖所有可能的援军来路。
铁丝网、壕沟、机枪火力点……一套成熟的野战防御体系,被东大教官们指导着明军快速建立起来,将京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牢笼。
京都御所内,后小松天皇和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早已没了往日的雍容与威严。明军神兵天降般的速度和大炮的轰鸣,彻底打乱了他们的阵脚。
“岂有此理!明国竟敢如此欺辱我神国!”足利义满又惊又怒,但他毕竟是掌控倭国实权的人物,很快强自镇定下来,“陛下,请立刻下旨,诏令天下大名,速速领兵前来京都勤王!共抗明国!”
后小松天皇脸色苍白,只能依言下旨。一时间,携带天皇和将军勤王令的信使,疯狂地奔向全国各地。
然而,他们的反应,早已在明军的预料之中。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京都周边成了各地大名的噩梦坟场。
一支来自关东的强悍大名,率领数千精锐武士,浩浩荡荡杀奔京都,企图里应外合。结果刚进入京都盆地边缘,就遭遇了明军预设的伏击圈。
野战炮的覆盖射击,如同犁地一般将冲锋的武士队伍炸得人仰马翻。侥幸冲到近前的,又被密集的机枪火力成片扫倒。战斗几乎在开始时就结束了,那位雄心勃勃的大名和他麾下的精锐,大半葬身在了异乡。
又有一支来自西国的水军,试图沿着淀川等河道接近京都,骚扰明军侧翼。结果他们的安宅船还没看到京都的城墙,就被明军部署在岸边的迫击炮和架设在制高点的直射炮一一送入河底。
明军就像一头耐心极好的洪荒巨兽,趴在京都城外,利用其强大的火力和先进的通讯指挥能力,轻松地粉碎着一波又一波前来“勤王”的援军。每一次战斗,都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明军的伤亡微乎其微。
京都城内,期盼援军的心情,从最初的希望,逐渐变成了绝望。粮食开始短缺,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足利义满调兵遣将,却发现命令出不了京都多远,外面的消息也很难传进来。京都,已然成了一座血海中的孤岛。
朱樉每天听着各部传来的捷报,心情大好。他对着李明笑道:“李教官,这‘围点打援’之计,真是妙极了!咱们就在这里,等着把那群不服管教的狼崽子们,一头一头地收拾干净!”
李明看着远方京都城头飘摇的旗帜,目光深邃。他知道,摧毁倭国的抵抗意志和有生力量,远比攻下一座空城更有价值。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倭国这盘棋,正按照大明,或者说,按照东大和他所代表的现代军事思维,一步步走向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