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 第140章 亡其国,毁其宗庙,绝其苗裔

第140章 亡其国,毁其宗庙,绝其苗裔(2/2)

目录

他顿了顿,下达了最终的命令:“告诉后小松,想活命,就依古礼,肉袒牵羊,率众出城投降。否则,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肉袒牵羊”——这源自春秋时期、象征着彻底臣服与耻辱的受降仪式,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京都城内所有的尊严和幻想。

公卿们面色惨白,有人低声啜泣,有人默念佛号。后小松天皇呆坐良久,最终,在生存的本能和无法抗拒的武力面前,他颤抖着解开了象征天皇神圣性的袍服,袒露上身,命人寻来一只羔羊。

城门缓缓打开。曾经高居云端的天皇,如今赤着上身,牵着一头温顺的羔羊,步履蹒跚地走在最前。

身后,是同样除去冠带、身着素服、垂头丧气的公卿贵族和高僧大德。他们穿过列队森严、甲胄鲜明、目光如刀的秦军将士,走向那座临时搭建的受降台。每一步,都踏碎了数百年来构建的神国迷梦。

投降仪式简单而冷酷。秦王朱樉接受了象征性的降表,随后下令,将后小松及其直系亲属,和所有俘获的公家贵族、武家名门、寺院住持,一起被如数登记造册,押解至港口。

码头上,海风带着咸腥气,吹拂着这群昔日人上人凌乱的发丝和单薄的衣衫。他们被驱赶着,如同牲口一般,登上巨大的海船。

回头望去,故国的山川在视线中渐渐模糊,等待他们的,是未知的、注定充满屈辱与恐惧的异国他乡——大明的都城,应天。

东大的军事教官们站在港口附近一处可俯瞰这漫长队列的高地上,看着那些垂头丧服的昔日贵族,看着他们被押解上船,如同看着历史的尘埃落定。

海风吹动他们的衣角,他们的脸上没有胜利者的骄狂,只有一种深沉的、仿佛穿透了时光的凝重。

李明对身旁几位同事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仿佛不是在宣告,而是在陈述一个亘古不变的法则:

“自今日始,当以此为鉴,昭告四海:四方夷狄,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国,毁其宗庙,绝其苗裔。”

“使其君长,为囚为虏;使其传承,断根绝脉;使其子民,永记此痛,不敢再生妄念。”

他的话语融入海风与浪涛声中,带着一种冰冷的、不容置疑的宿命感。

这番话不仅仅是胜利者的宣言,更像是对一个文明命运的最后判决,沉重地压在了这片刚刚被征服的土地之上,也将随着海船,传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亡其国”,日本幕府已然崩塌;“毁其宗庙”,京都、奈良诸多神社佛阁或被焚毁,或改易门庭;而这“绝其苗裔”,便是将其统治根基——那些掌握着知识、财富和信仰的贵族与僧侣阶层连根拔起,押往大明。

失去了这些,这片土地上即便再有反抗的火星,也难以形成燎原之势。

京都的秩序在明军的刀锋下迅速恢复,抵抗被彻底肃清。站在重新修复的城垣上,秦王朱樉志得意满地俯瞰着这片新定之疆土。

“殿下,”他身边的李明开口道,“您看这京都,曾自以为偏安一隅,可享万世太平。殊不知,天命流转,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他微微停顿,仿佛在回顾漫长的人类历史长卷,继续道:“自唐倭白江口之战至今,数百年的纠葛,今日终得彻底了结。自此以往,环东海当为我大明内湖,再无宵小敢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