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 第146章 不一样的郑和下西洋

第146章 不一样的郑和下西洋(2/2)

目录

朱元璋听着,脸色变幻不定。王卓的话语,句句戳在历史上官营事业的痛点上,又描绘了一个朝廷、皇室、勋贵、士绅多方共赢的美妙前景。尤其是“国家意志”四个字,深深触动了他。他深知,只有将利益捆绑,才能让一项政策长久。

良久,朱元璋带着几分无奈,又似有几分释然,挥了挥手:“罢了,就依你们所言。只是需得严加管束,若有坏我大明声名者,严惩不贷!”

“陛下圣明!”

旨意迅速下达。由皇太孙朱高炽亲自牵头,改组并强化原有的市舶司,成立“大明皇家市舶总司”,统一管理一切海外开拓与贸易事宜。

很快,市舶司颁布章程:民间商行,只需向市舶司缴纳货物总值一成的“护航费”以及三成的“关税”,即可登记在册,跟随钦差总兵太监的官船队,前往指定区域进行贸易,并受大明水师保护。

消息传出,朝野瞬间沸腾!

对外贸易,尤其是利润丰厚的海上贸易,对于这些嗅觉敏锐的勋贵和江南士绅而言,他们再熟悉不过了!

南宋时,市舶司年入二百万贯,从而支撑起半壁江山。

海上丝绸之路输送的香料、珍宝、象牙、犀角,运回中土便是数十倍、上百倍的利润。以往,他们或零散走私,规模小,风险还无法管控,如今,朝廷竟然大开方便之门,虽然税收不菲,但有官方强大的舰队护航,安全系数大增,贸易规模亦可急剧扩大,这依然是前所未有的黄金机会!

一时间,金陵城内,各方势力闻风而动。携带重金、寻求门路的勋贵,奔走联络、意图组建商会的士绅代表,再一次如潮水般涌向太子东宫,其热情甚至超过了此前抢购“尊享套餐”之时。

半个月后,松江府外海。

晨曦刺破海平面上的薄雾,将万顷碧波染成金红。此刻,港口内外呈现出一幅令人震撼的景象——历史上那标志性的木质宝船帆影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几十艘巍峨如山的钢铁巨兽,静静停泊在深水区。

这是由东大提供的、经过适应性改装的现代中型货轮,流线型的船体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高耸的舰桥上雷达天线缓缓转动,烟囱虽未冒烟,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它们与周围那些数量更多、准备随行的传统中式帆船、以及数艘担任护航任务海警船形成了跨越时代的鲜明对比。

码头上,人声鼎沸,旌旗招展。钦差总兵太监马三宝(郑和)身着崭新的麒麟服,立于为首那艘被命名为“破浪号”的货轮船头。他不再仅仅依靠罗盘和牵星板,身旁站着数名东大培训的导航员,面前的驾驶舱内是现代化的电子海图与通讯设备。他的目光扫过身后庞大的混合船队,心中豪情激荡,更感责任重大。

吉时已到,礼炮轰鸣!在无数军民、商贾、官员的注视下,马三宝通过船上扩音系统,发出了清晰而坚定的指令:“起锚!升旗!启航!”

沉重的铁锚在蒸汽绞盘的轰鸣中被缓缓拉起。大明龙旗在各船主桅杆上冉冉升起,迎风猎猎作响。低沉的汽笛声划破长空,如同巨龙的咆哮,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钢铁货轮的柴油主机发出沉稳有力的轰鸣,推动着庞大的船体率先破开平静的海面,犁出宽阔的白色航迹。

紧随其后的传统帆船也纷纷升起各色船帆,借助风力,如同百鸟朝凤般,簇拥着它们的核心,向着南方,向着那片蕴藏着无限机遇与财富的海洋深处,浩浩荡荡地进发。

岸上,欢呼声如同海啸般响起,经久不息。王卓与朱高炽并肩站在一处高地上,望着那逐渐远去的、混合着两个时代印记的船队影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