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 第165章 丰收背后的隐忧

第165章 丰收背后的隐忧(2/2)

目录

朱元璋闻言,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你的意思是,这还不够?

陛下,王卓指着数据解释道,在东大,同样施用化肥的春小麦,亩产普遍能达到一千二百斤以上。我们的产量,只相当于他们的六成多。

殿内一时陷入沉默。朱元璋缓缓起身,在殿中踱步,方才的喜悦已被深思取代。

王卓继续研究着报表上的数据分布,忽然发现一个规律:越是往北的地区,产量提升的幅度就越小。他猛地醒悟,脱口而出:水!问题出在水上!

朱高炽疑惑地问:水?我们不是已经在北方广泛打井,并推广了压力井吗?

压力井解决的是人畜饮水问题,王卓激动地站起来,但农业用水量要大得多!现代时空的北方农业,除了有完善的水库、渠道等水利设施,还大量开采地下水进行灌溉。而我们...

他转向朱元璋,认真解释道:陛下,东大北方农业之所以产量高,除了化肥种子,更重要的是配套的水利设施。农民可以随时取用水库的水,或者打深井抽取地下水来灌溉农田。而我们目前只在少数地区修建了水利工程,大部分农田还是靠天吃饭。

朱元璋停下脚步,目光锐利:你的意思是,光有种子化肥还不够,还得大兴水利?

正是如此。王卓肯定地点头,北方春小麦生长期间正值旱季,若没有充足的灌溉,就算施再多化肥,产量也会受限。这也是为什么越往北产量越低的原因——北方降雨更少。

朱高炽恍然大悟:难怪同样的种子化肥,在江南的试验田产量就比北方高出一截。

朱元璋沉吟良久,最终重重地拍了下桌案:看来得抓紧修建水利设施了。传朕旨意,命工部即日拟定全国水利兴建方案,先从黄淮海地区开始。

他看向王卓,目光中带着期待:这件事,还要你多费心。东大在水利建设上,应该也有不少可供借鉴的经验吧?

陛下放心,王卓躬身道,臣会尽快整理东大的水利资料,并邀请相关专家前来指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