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万元户(1/2)
怕路上不安全,李向阳还带上了五六半。
当然不能明晃晃背着了——自从有了缝纫机,这极大地激发了张自勤的设计和制作热情,不但家里的衣服补过、改过一遍,还创造性地设计制作了不少东西。
甚至给李向阳做了个枪袋——有点像渔具包,外面看就是个普通的大帆布包,拉开拉链,枪就能迅速抽出来,非常方便。
还好,毕竟都是大路,又是白天,并没有遇到意外。
只是办理存款手续时,李向阳才发现,父亲李茂春递进柜台的,不是昨晚分给他的那五千,而是整整一万块!
“爸,你咋存这么多?你那五千不是……”李向阳惊讶地问。
“之前你陆陆续续给家里的,加上卖鱼干、卖鱼、卖黄鳝、卖野味和皮子的进项,你妈都攒着呢!”李茂春一脸得意。
“买老晒场花了两千,收拾改造花了小一千,这又凑了凑,加上你昨晚给的五千,可不就凑够一万了嘛。”
这倒是让李向阳没有想到。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之前总觉得要干几票大的才能迅速积累财富,却忽略了日常那些“小钱”的力量。
父亲这不声不响地,竟然靠着这些“小进项”和自己之前给的钱,攒下了一个“万元户”的家底。
发家致富,或许并不总是需要惊心动魄的巨大冒险。
只要路子对,有稳定可靠的进项,哪怕细水长流,经过时间的积累,也能聚沙成塔,实现目标。
这个发现像一道光,照进了他一直在思考的如何带领乡亲们致富的问题上。
或许,不一定非要一开始就追求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项目。
可以先从大家都能上手、稳定见效益的小事做起,比如扩大养殖规模、搞点山货加工、利用好堰塘和水源……
只要确保有持续的收入,让乡亲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有了底气和信心,再一步步拓展更大的局面。
时间,本身就是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看着父亲小心翼翼地将存款折子贴身收好,脸上那踏实又欣慰的笑容,李向阳心里那个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蓝图,变得更加清晰和接地气了。
李向阳在家养伤期间,李家迎来了一件大事。
农历十月初六,是个搬家的黄道吉日。
按照李茂春的意思,年初刚给老大李向东办了喜事,紧接着老二李向阳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这次乔迁就不声张了。
请几个至亲好友帮把手,放挂鞭炮,热热闹闹把家搬过去就算完事。
李向阳胸口那虎爪留下的伤刚结上痂,动作大了还隐隐作痛,所以这段时间他也老实待在屋里,没往山里跑。
原本计划着伤好后去项叔叔家报个打虎成功的喜讯,眼下也只能先搁置。
搬家过程本身倒不复杂。
这年头,普通庄户人家真没多少家当。
最大的物件就是一个能装千斤粮食的板柜,需要四个壮劳力才能抬动。
剩下的就是母亲张天会和嫂子张自勤陪嫁过来的衣柜、平柜、书案和家里的几床被褥。
新打的桌椅板凳和木床,已经提前安置到新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