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全面铺开(2/2)
他原本想给小雪留着,但转念一想,小雪今年八岁,到她二十岁,金子就算涨价,估计也就值一万多。
不如现在连同那一千五百现金,按八千算,自己用来投资,按每年10%复利给她算,十二年后,至少超过两万,在省城给她买套房子都绰绰有余。
至于小雪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李向阳压根没多想——自家妹子,他养着,还不是天经地义?
钱货两清后,韩老板还专门交代,往后再有金子,尽管找他——这东西只要口风严实点,他常年收。
这让李向阳心里一动,他本就计划着天暖和了去淘金,这下连销路都不愁了!
至于韩老板是私下做这个生意,还是纯粹储存黄金抵御通货膨胀,李向阳没问。
人嘛,总得有点自己的秘密不是?
两万多现金到手,李向阳顿感浑身一轻。
果然,金钱是最好的春药!
连带着当天晚上,兴致都好了很多。
小两口以去鱼方子捡鱼为由,在庵子里好好放纵了一回。
一番耕耘过后,赵洪霞偎在他怀里,提出了个小要求:“向阳哥,大家都为示范村忙活,我也不能光管账本……你得给我个名分啊?”
李向阳捏了捏她的鼻子,笑了笑,“行!那就封你个‘示范村建设总指挥助理’!”
“有工资吗?”果然,她财迷的本质一直没变。
“行!每月一百块!”
手头宽裕了,李向阳也给王成文和陈俊杰涨了工资,两人每月六十,和黑蛋一样了。
示范村的建设还在持续推进中,那三位“干事”因为每月十块的补贴和村民的认可,干劲十足,效率也奇高。
春分这天,母亲张天会负责的茶苗扦插项目正式启动。
三个村子各派了六个人来学习。
站在人群中间,张天会仔细讲解着选枝、剪穗、处理和扦插养护的技术要点,甚至拿出了用柳枝泡水,自制生根剂的绝活,连李向阳都听得啧啧称奇。
这个因逃荒而来、在李家一向低调内敛的家庭妇女,此刻站在阳光下,虽然举止间还带着些不自在,但脸上却焕发着从未有过的奕奕神采。
食用菌菇基地也同步启动。
李向阳找来了贺德根、贺德财两兄弟。
“向阳,你找我们有啥安排?”大概猜到了是好事,贺德根脸上放光,满是期待。
简单说了食用菌菇基地的规划,李向阳提出了请他兄弟俩牵头负责的想法。
贺德根听完,既兴奋又忐忑:“干活没问题,就怕把你的事情给办砸了……”
“这个不怕,万一弄不成,还能当柴烧,都是在摸索嘛!”李向阳给他打气道。
贺德根点了点头,“行!那我们听你的!”
“根娃叔,是这样,咱们先把人拉起来,初步的计划,另外再找六个人,首先要自愿,其次是本分厚道,咱们劳动村两个,光荣村四个。”
“你来当组长,月工资四十;德财叔常年在山上跑,经验丰富,任技术指导,工资三十六;其他六人,每月三十。准备期全员上班,三个月后正式投产,干一天、休一天!”
随后,他把任务也布置了下去:一是清理竹园里的泉眼,修个蓄水池,方便浸泡菌棒。
二是用石灰标记出需要保留遮阴的竹子,其余竹笋由光荣村组织人员挖掉。
三是沿着竹园边界弄一圈木栅栏,便于日常管理,再搭两个草房,用于值班看守。
这下,示范村的建设,算是彻底铺开了。
可是,危机也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