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主动破局,初露锋芒(1/2)
再次踏入养心殿,安陵容的心境与第一次已有所不同。少了几分未知的忐忑,多了几分清晰的谋划。
皇帝似乎刚处理完棘手的政务,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与烦躁。殿内气氛有些沉闷。
安陵容依礼参拜后,并未像寻常妃嫔那样急于上前奉承,而是安静地在一旁的小几上,熟练地开始沏茶。她沏茶的动作如行云流水,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美,让人观之便觉心静。
“皇上似乎心神劳顿,臣妾沏了杯安神茶,您尝尝可否入口?”她将一盏色泽清亮、热气袅袅的茶汤轻轻放在皇帝手边。
皇帝端起茶盏,一股清雅的茶香沁入心脾,浅啜一口,温润的茶汤滑入喉中,竟真的让他紧绷的神经松弛了几分。他有些意外地看了安陵容一眼:“你倒是会沏茶。”
“臣妾闲来无事,胡乱琢磨的。”安陵容谦逊道,“只是觉得,茶之一道,在于静心。心静了,许多烦扰或许便能看得更通透些。”
这话似是而非,却恰好触动了皇帝此刻的心绪。他放下茶盏,揉了揉额角:“通透?谈何容易。前朝之事,千头万绪,利益纠葛,有时明知是蠹虫,却因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得不暂且隐忍。”
这话已带了几分前朝的影子,是极危险的领域。安陵容心念电转,知道自己必须万分谨慎,但这同样是一个展现价值的机会。
她没有接具体朝政,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轻声说道:“臣妾愚见,治国如烹小鲜。火候太过则焦,不及则生。有时慢火细炖,反而能更好地去除杂质,保留原味。皇上宵衣旰食,乃天下臣民之福,但也请务必保重龙体,方是长久之道。”
她巧妙地将治国比喻为烹饪,既避开了干政的嫌疑,又表达了理解和支持,更重要的是暗示了“耐心”和“策略”的重要性。这无疑说到了皇帝的心坎里。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他没想到一个深宫女子竟有这般见识和胸怀。他不由得重新打量起安陵容,目光中探究的意味更浓:“你常读些什么书?”
“回皇上,臣妾愚钝,四书五经仅识皮毛。倒是偏爱些杂记游记,闲时也翻看《齐民要术》、《天工开物》一类,只觉得世间万物运行,皆有法度规律,窥得一二,便觉有趣。”她刻意提及了这些偏向实用、科技的书籍,而非单纯的诗词歌赋。
“《天工开物》?”皇帝果然感兴趣,“你还看这个?”
“略翻过一些。”安陵容斟酌着词句,“臣妾见书中记载水利农具,巧夺天工,便想,若能将其中些许简便之法推广于民,或能稍减农人辛劳,增些收成。譬如书中提及的‘筒车’,若能在京畿水利不畅之处试用,或可省却不少人力挑担之苦。”
她提出的只是一个非常具体、微小且不触及核心利益的建议,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利民”之策。这远比空谈仁义道德更让务实、看重功绩的皇帝感到受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