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快穿:主角光环收割手册 > 第66章 无声的惊雷

第66章 无声的惊雷(1/2)

目录

罗槟的程序性狙击像一盆冷水,让何赛团队初期的兴奋迅速冷却。法庭接受了罗槟的动议,决定就证据来源和有效性举行一次庭前听证。这意味着,如果不能给出强有力的回应,不仅资产保全申请会泡汤,整个法律援助行动都可能被视为鲁莽甚至别有用心,权璟内部反对的声音也会随之高涨。

压力之下,戴曦显得有些焦躁,她反复检查着那些关于海外公司和资金流向的材料,试图找到更直接的证据,却屡屡碰壁。何赛则更多地与律所内部的其他资深律师沟通,寻求程序上的突破,但进展缓慢。

林清辞保持着异样的平静。她知道,现在到了打出那张关键牌的时候。但她没有直接将U盘里的东西拿出来,那样太过突兀,也容易引人怀疑其来源。她需要一个更自然的契机,让这些证据“顺理成章”地浮出水面。

她找到了戴曦。

“戴曦,罗律师质疑我们证据链的完整性,尤其是无法直接将资金问题与长期污染、以及本次事故建立强关联。”林清辞的语气带着思索,“我们之前一直试图从‘他们做了什么坏事’入手,但这条路被程序卡住了。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从‘他们没做什么’来证明他们的过失。”

“没做什么?”戴曦疑惑地抬头。

“对。”林清辞打开电脑,调出科东集团近几年的公开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指着上面华丽的辞藻和模糊的数据,“他们每年都宣称在环保和安全上投入巨资,但实际效果呢?我们能否证明,他们的投入相对于其风险规模和利润水平,是严重不足的,甚至是欺骗性的?这种系统性的投入不足,就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温床。”

她引导着戴曦:“比如,我们可以对比同行业其他公司的环保投入占比;比如,我们可以查找他们是否因为成本原因,多次否决了必要的设备更新和安全预案升级;再比如……我们是否可以找到更直接的、显示环境指标长期异常的数据,来反驳他们‘偶发事故’的说法?”

“数据……”戴曦喃喃道,眼睛猛地一亮,“对!数据!清辞,你记得我们之前收集的那些零散的非专业监测数据吗?虽然不够权威,但如果能形成一个时间序列,显示出污染指标在事故前就长期处于高位,那就能有力地支持我们的观点!”

“是个思路。”林清辞肯定道,随即又露出为难的神色,“不过,那些数据太散了,而且来源……恐怕很难被法庭采信。如果能找到更……嗯,更官方一点,或者至少是更连续、更系统的数据来源就好了。”她恰到好处地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努力回忆,“我记得,好像有些社区或者民间环保组织,会做一些长期的定点监测……”

这句话,如同钥匙,瞬间打开了戴曦记忆的闸门。她猛地抓住林清辞的手:“我想起来了!之前我去那个村子,有个老支书好像提过,他们以前自己凑钱买过简单的监测设备,还记录过一些数据!我当时没太在意……我这就联系他!”

林清辞看着戴曦急切地翻找联系方式,嘴角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引导完成了。

接下来的事情变得顺理成章。戴曦联系上了那位老支书,对方听说律师需要这些数据帮助村民,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表示他那里还保存着更完整的记录,包括一些年轻人用手机定期拍摄的工厂排污口照片,时间跨度长达两年多。他愿意亲自送来,或者戴曦去取。

出于谨慎和效率,戴曦决定再去一趟村子。

当她风尘仆仆地从村里回来,将那个熟悉的、被塑料袋包裹的U盘(老支书复制了一份给她),以及几本手写的记录本放在何赛和林清辞面前时,她的脸上混合着疲惫与兴奋。

“何律师,清辞,你们看!这是村民们自己记录的空气颗粒物和河道水质的简易监测数据,虽然设备简单,但数据是连续的!还有这些照片,几乎每周都有,能清晰看到工厂在不同时间段的排放情况,明显不是正常的白色水汽!”戴曦激动地展示着。

何赛戴上眼镜,仔细翻阅着那些字迹不一却异常认真的记录本,又查看了U盘里整理得相对规整的电子数据表和照片序列。他的表情越来越严肃,也越来越亮。

“这些数据……虽然达不到国标监测的精度,但其连续性和趋势性非常有价值!尤其是结合时间点看,在科东声称进行设备升级和维护期间,这些污染指标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有时还会恶化!这足以对科东所谓的‘重视环保’的说法构成严重质疑!”何赛的声音带着发现关键证据的振奋,“而且,这些数据与之前收集到的村民健康异常情况,在时间上和地域上存在高度的相关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