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天边来人,大人物竟齐聚一堂,只为曾经小小一弃子!(2/2)
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军镇,也能远眺周边的戈壁滩。
王忠嗣扶着新刨的木头栏杆,久久不语。
“战报上说,你前几日击退了吐蕃一支精锐?”
他突然问道。
“是,约数百人,被末将率部击退,斩首无算,余级,其中包括一名首领。”
李骁回答得简明扼要。
王忠嗣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
“据本帅所知,那支吐蕃部队是噶尔家族的精锐,擅长山地作战,你能以寡敌众,确实不易。”
李骁心中微凛。
王忠嗣对敌情的了解,远比他想象的更深入。
“全赖将士用命,不敢居功。”
王忠嗣深深看了他一眼,忽然转变话题。
“你可知朝廷最近在议什么事?”
“末将不知。”
“有人在朝会上提议,要增设河西监军使,直属中枢。”
王忠嗣的声音很平静,却让李骁后背一凉。
“还说边将权力过大,需要加以制衡。”
李骁低头不语。他知道这话里的分量。
“李骁。”
王忠嗣的声音陡然严厉起来。
“你是个聪明人,应该明白自己的位置,守好这座军镇是你的本分,其他的事,不该你过问的,就不要过问。”
“末将明白。”
王忠嗣最后扫了一眼正在施工的军镇,淡淡道。
“城防建得不错,但记住,城墙再坚固,也挡不住背后的刀子。”
说完,他转身下楼,亲卫们紧随其后。
不多时,马蹄声响起,节度使的队伍如来时一般,很快消失在暮色中。
李骁独自站在角楼上,望着远方渐渐暗下来的天际。
王忠嗣的警告言犹在耳,而腰间的“斩机”又开始微微震动起来。
皇帝的钦差队伍抵达军镇。
与王忠嗣轻装简从的亲卫不同,这支队伍浩浩荡荡,光是装载赏赐的马车就有二十多辆。
为首的钦差是个面白微胖的宦官,身着紫色圆领官袍,外罩一件绯色绣金鸾纹的绢帛披风。
他被两个小太监搀扶着走下马车,用一方丝帕轻轻掩住口鼻,似乎对军镇空气中的尘土很是嫌弃。
“咱家,内侍省主事。”
宦官的声音尖细,带着浓重的长安口音。
“李监军,接旨吧。”
军镇校场上已经设好香案,所有军民跪伏在地。
李骁跪在最前面,身后是孙二狗、老蔫巴等将领。
不少士兵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盛大的场面,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
高宦官展开明黄织锦的圣旨,尖声宣读。
文辞骈俪,大多军民听得云里雾里,但都能听懂最关键的部分。
皇帝重重赏赐了李将军和所有守城将士。
“特擢升李骁为游骑将军,赐绢五百匹,金银器皿十件,御酒五十坛。”
随着赏赐清单一一念出,校场上渐渐响起压抑不住的吸气声。
当念到“赐全军酒肉,犒劳三军”时,士兵中终于爆发出低低的欢呼声。
这些在生死线上挣扎的边军,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如此丰厚的赏赐了。
宣读完毕,宦官将圣旨交到李骁手中,脸上堆起笑容。
“李将军,恭喜啊,陛下对您在边关的功绩十分赞赏,杨相公也在朝会上多次为您美言呢。”
李骁双手接过圣旨,恭敬道。
“臣蒙陛下天恩,感激不尽,也多谢公公远道而来。”
“应该的,应该的。”
宦官笑着,忽然压低声音。
“咱家离京前,虢国夫人还特意嘱咐,要咱家看看李将军这边可有什么难处。”
李骁心中一凛。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她带话给自己,这其中的意味再明显不过。
“有劳夫人挂心,末将一切安好。”
高宦官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不再多说。
赏赐的物资被一一搬下马车。
成匹的绢帛在阳光下流光溢彩,金银器皿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御酒坛子上还贴着宫廷的封条。
士兵们眼睛都看直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财富。
李骁当即下令,将大部分赏赐分发给,所有将士和参与城防的民夫。
校场上很快排起长队,每个人都能领到一份丰厚的奖赏。
欢声笑语第一次真正回荡在,这座饱经战火的军镇上空。
当晚,李骁在署衙设宴款待宦官。
说是宴席,其实菜色简单,只有烤羊肉、胡饼和几样当地野菜,酒倒是用了皇帝赏赐的御酒。
宦官浅尝辄止,显然对这些粗陋的食物不太满意。
他端着酒杯,状似随意地问道。
“李将军,听说前几日王节度使来过?”
“是。”
李骁点头。
“大帅巡视城防,嘱咐末将要好生守城。”
“哦?”
宦官挑眉。
“王节度使没再说点别的,比如,朝中的事?”
李骁放下酒杯,神色平静。
“末将一介边将,只知守土安民,朝中大事,不敢过问。”
宦官笑了笑,眼角堆起细密的皱纹。
“李将军过谦了,以将军之才,岂能久居边陲,只要懂得审时度势,他日位列朝堂也未可知啊。”
这话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
李骁却只是举杯。
“末将敬公公一杯。”
宴席在略显尴尬的气氛中结束。
送走宦官后,李骁独自站在院中。
夜空繁星点点,军镇难得的欢声笑语从四面八方传来,但他心中却毫无喜悦。
“将军。”
独眼老兵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
“宦官带来的随从中,有两人晚饭后悄悄离开过驻地,往凉州方向去了。”
李骁并不意外。
“盯着他们就行,不必打草惊蛇。”
“还有。”
独眼老兵的声音更低了。
“陈元礼今晚去了高宦官下榻的院子,待了约莫一炷香时间。”
李骁的眼神冷了下来。
陈元礼果然按捺不住了。
“知道了。”
他淡淡道。
“让我们的人准备好,吐蕃人很快还会再来。”
独眼老兵点头,悄无声息地退下。
李骁回到屋内,解下腰间的“斩机”横刀。
刀身的震动越来越明显,在黑暗中泛着幽幽的微光。
他轻轻抚过刀身,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冰冷意志。
这一次,他清晰地感知到了。
那是一种混合着杀戮欲望,守护执念的复杂情绪,仿佛这把妖刀,也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而兴奋。
第二天清晨,宦官带着队伍启程返回长安。
临行前,他特意找到李骁,赠给他一块雕工精美的玉佩。
“这是虢国夫人让咱家转交的。”
高宦官意味深长地说。
“夫人说,希望有朝一日能在长安见到将军。”
李骁收下玉佩,面色如常。
“多谢夫人厚爱。”
送走钦差队伍后,军镇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但暗地里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三日后,正在监督城墙收尾工程的李骁接到急报。
一支约五百人的吐蕃部队正在向军镇移动,预计明日拂晓抵达。
“终于来了。”
李骁喃喃道。
他看向腰间的“斩机”,刀身的震动已经变得十分剧烈,仿佛一头即将出笼的猛兽。
他转身对孙二狗下令。
“传令全军,按预定计划布防。告诉所有人,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夕阳西下,将整个军镇染成一片金黄。
新城墙投下长长的影子,壕沟里已经引满了水,狼牙拍和夜叉檑静静地悬挂在墙头。
李骁登上最高的角楼,远眺着西方渐渐沉入黑暗的地平线。
在那里,一场决定军镇生死存亡的战斗正在逼近。
【PS作者发言:今天很难过,非常非常难过,失望伤心,感觉很难过,她说我是个垃圾,就踩一踩我,还说我这辈子就这样了,说她之前都是装的很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