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盛唐边塞一武夫 > 第161章 太子驾到,暗中拉拢!

第161章 太子驾到,暗中拉拢!(2/2)

目录

“记住,你们是一个整体,但要像人的五指,既能握成拳,也能灵活分开。”

李骁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眼睛不仅要看前面,还要留意你的同袍,听我号令,交替前进。

随着他一声令下,这十名临时组成的边军小队开始行动。

起初他们还有些混乱,步伐不一致,配合生疏。

但在李骁简洁明确的指令下,在他亲自冲在最前面的带动下,他们开始学着互相掩护,利用地形,虽然磕磕绊绊。

速度却远超,他们平日训练时那种,整齐划一却缓慢推进的模式,最终有惊无险地抵达终点,拔下了旗帜。

整个过程,太子李亨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时而点头,眼中异彩连连。

张宪等羽林军官面色复杂,既有被当众比下去的羞愧,又有一种面对全新领域的好奇与震动。

而那些普通士兵,再看李骁时,目光中已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敬佩。

操演完毕,太子脸上露出了明显的赞许之色。

他挥了挥手,示意张宪带领羽林军继续操练,然后对李骁道。

“李卿,随孤走走。”

李骁应诺,落后太子半步,跟随他在校场边缘缓缓而行。

李辅国则带着几名东宫侍卫,远远跟在后面,确保无人打扰。

“长安承平日久。”

李亨望着远处巍峨的宫墙,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武备或有松懈,也在所难免,孤观李卿之能,确非寻常武将可比。”

李骁沉默不语,静待下文。

李亨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李骁,声音压低了些。

“李卿,你久在边关,熟知军旅,若异日,北方有变,譬如范阳、平卢之地,朝廷当倚仗何处之兵?”

这话问得极其敏感,几乎触及了当下朝堂最核心的忧虑。

李骁心中警铃大作,太子这是在试探他的立场,以及对当前军事格局的看法。

他深吸一口气,措辞极为谨慎。

“殿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兵马,皆为王师,皆可为朝廷效死。“

他略作停顿,见太子神色不变,才继续道。

“然,河西、陇右之卒,常年与吐蕃、突厥等强敌周旋,实战经验丰富,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将军,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将军,皆世之名将,深谙兵法,忠勇体国,乃陛下之股肱,朝廷之柱石,有他们在,北疆纵有风波,亦不足为惧。”

他将对问题的回应,丝毫不提个人好恶,也不直接评价安禄山,更不明确站队太子。

李亨静静地听着,目光深邃,良久没有说话。

校场上的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卷起几片枯黄的草叶。

“李卿。”

半晌,李亨才缓缓开口,语气恢复了之前的温和,却多了一丝别样的意味。

“你很好,是国之干城,望你在长安,诸事顺遂。”

他向前走了两步,又似乎不经意地补充道。

“若遇难处,可来东宫寻孤。”

说完,他不等李骁回应,便对远处的李辅国示意了一下。

李辅国立刻小跑上前,尖细的嗓音响起?

“殿下起驾。”

李骁躬身肃立。

“恭送殿下。”

太子的仪仗再次启动,辂车的金铃声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宫门方向。

李骁直到仪仗彻底消失,才缓缓直起身。

阳光照在他脸上,映出他眼中复杂难明的光芒。

太子的亲自招揽,带着储君的承诺和庇护,这分量,远比杨国忠的金珠蜀锦要重得多。

他深知,自己脚下这座繁华帝都,其下的暗流,因为今日校场这一面,变得更加汹涌了。

他没有在校场多做停留,对神色复杂的张宪简单拱手告辞,便带着手下返回了崇仁坊的御赐宅邸。

宰相府,李林甫书房。

时近黄昏,书房内只点了几盏精致的羊角灯,光线昏黄,将房间映照得半明半暗。

李林甫坐在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案上摆放着几份摊开的奏章。

他身着家常的深紫色圆领袍,并未戴冠,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

心腹酷吏吉温躬身站在下首,正低声禀报着。

“太子言语间颇为赏识,甚至允诺李骁若遇难处,可寻东宫,李骁应对谨慎,未明确表态,但其在校场指挥羽林军演练,确实展现了几分边军手段,引得不少兵士侧目。”

李林甫的嘴角勾起轻笑。

“太子是愈发不安分了,笼络边将,其心可诛。”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看向吉温。

“李骁此人,是一把刀,一把足够锋利,也足够烫手的刀,用得好,可斩敌,用不好,反伤己。”

他沉吟片刻,吩咐道。

“王忠嗣那边,罗织的'罪证'要继续,尤其要坐实其与东宫往来密切,拥兵自重之嫌,不妨将李骁也稍带一笔,就说他离任河西入京,或受王忠嗣暗中嘱托,为其在朝中张目。”

“至于李骁本人。”

李林甫的手指停顿下来。

“暂且不必直接打压,先以拉拢为主,监视为辅,你派人,以本相的名义,给他送一份礼物去,不必奢华,选些孤本典籍,或上等文房即可,看看他的反应,同时,加派人手,给孤死死盯住他,他与东宫、与杨国忠那边的任何往来,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本相都要知道!“

“若此子识时务,肯为我所用,则太子如断一臂,若不能。”

李林甫没有说下去,但眼中那一闪而逝的寒光,已说明了一切。

他要让李骁明白,在这长安城,没有他李相的默许,将是何等艰难。

“下官明白。”

吉温深深躬身,脸上露出一丝心领神会的狞笑。

杨国忠府邸,曲江水榭。

华灯初上,曲江池畔的杨氏别业却是灯火通明,丝竹管弦之声悠扬,与池面的倒影交织成一片迷离景象。

水榭内温暖如春,杨国忠正与虢国夫人杨玉瑶宴饮作乐,几名身姿曼妙的舞姬正在铺着波斯地毯的中央翩翩起舞。

但当手下心腹将校场消息传来时,杨国忠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

他烦躁地挥了挥手,歌姬舞女和乐师们如蒙大赦。

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水榭内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池畔的蛙鸣隐约可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