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码头风云(1/2)
海蛎子码头的灯光是昏黄的,像蒙着一层油污的旧灯笼,勉强照亮脚下凹凸不平的水泥地。
祁同伟缩了缩脖子,将破旧的外套裹得更紧些,胳膊上的伤口被布料摩擦着,传来一阵钝痛,他下意识地用手按住,指尖触到纱布下凝结的血痂。
他跟着几个装卸工往货仓方向走,脚下的靴子踩过散落的碎石和废弃的绳索,发出沙沙的声响,混在起重机的轰鸣里,不仔细听几乎察觉不到。
刚才和老装卸工的对话让他心里有了底——蓝色工装的人确实和码头的“特殊货物”有关,而“上面”这个词,大概率指向赵家。
“新来的,愣着干什么?”一个满脸胡茬的工人推了他一把,“跟紧点,今晚这批货要赶在天亮前卸完,耽误了事儿,有你好果子吃。”
祁同伟连忙应着,目光却没离开货仓门口。那里站着两个穿黑色夹克的男人,双手插在口袋里,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进出的人,一看就不是普通的码头安保。
祁同伟心里盘算着,这些人应该就是赵家派来盯着货物的,想要接近核心区域,必须想办法混进卸货的队伍。
他撸起袖子,露出胳膊上并不明显的疤痕,故意走到胡茬工人身边:“师傅,我力气大,重活累活都能干,您多关照。”
胡茬工人瞥了眼他的胳膊,没多问,只是指了指远处的集装箱:“去那边,把里面的箱子搬到传送带上,注意轻点,磕坏了赔不起。”
祁同伟点点头,快步走向集装箱。刚走到门口,就被刚才门口的一个黑衣男人拦住了:“身份证看看。”
他心里一紧,早料到会有这一出,从口袋里摸出提前准备好的假身份证——那是陆则安排暗线加急做的,姓名、住址都是虚构的,照片上的他面色黝黑,和现在的伪装倒是契合。
黑衣男人接过身份证,反复看了几遍,又抬头打量祁同伟,眼神像刀子一样刮过他的脸:“外地来的?以前在哪儿干活?”
“在临市的小码头,活儿太少,听说这儿工资高,就过来了。”祁同伟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憨厚,带着点怯生生的味道,“家里等着钱用,您就行行好,让我干点活吧。”
黑衣男人沉默了几秒,又核对了一遍身份证上的信息,才侧身让开:“进去吧,规矩点,不该看的别乱看,不该问的别乱问。”
祁同伟松了口气,快步走进集装箱。里面的光线更暗,只有顶部的一盏白炽灯亮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化学气味,和合同里提到的“化工原料”气味有些相似,但又多了一丝说不出的腥气。
祁同伟低头看向脚下的箱子,上面没有任何标识,只有一个模糊的红色印记,像是某种暗号。
他扛起一个箱子,往传送带走去,脚步刻意放慢,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集装箱的角落里,有一个穿蓝色工装的人正低头记录着什么,背对着他,看不清脸,但身形和豹哥描述的一米七五左右、中等身材大致吻合。
祁同伟的心跳瞬间加快,他刻意绕到那人侧面,眼角的余光瞥见对方左手虎口处果然有一道疤痕,说话时带着轻微的南方口音,正在和旁边的一个黑衣人交谈:“这批货没问题吧?报关那边都搞定了?”
“放心,赵律师都打过招呼了,抽检点都绕开了。”黑衣人说道,“就是刚才那个新来的,看着有点不对劲,要不要再查查?”
蓝色工装男人抬头,目光扫过祁同伟,眼神锐利如鹰:“查过身份证了?”
“查过了,临市的,看着像个老实干活的。”
“小心点总没错。”蓝色工装男人低下头,继续记录,“这批货卸完,把单据整理好,我明天要交给刘律师。”
祁同伟心里咯噔一下——单据!这正是他们需要的关键证据。
如果能拿到这份单据,就能证明昌武科贸和宏远贸易的“化工原料”交易是假的,实际运输的是走私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