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穿越古代灾荒求生记 > 第517章 辽海奇袭·关城锐铳

第517章 辽海奇袭·关城锐铳(1/1)

目录

更重要的是,基于凌风提供的“标准化”和“流水线”生产理念,格物院成功设计了燧发枪机关键部件的标准化模具和专用加工器械。虽然精度仍依赖熟练工匠最后的调整,但生产效率已大幅提升,良品率也从可怜的两成提高到接近五成!量产高质量燧发枪,终于看到了曙光。

凌风亲自测试了新式望远镜和第一批标准化生产的燧发枪,效果令人满意。他立即下令,优先为韩冲的“砺锋”军精锐和陈大疤的舰队了望哨换装新式望远镜;同时,扩建枪炮工坊,全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力争在年底前,再装备两个营的燧发枪兵。

技术上的进步,为凌风应对复杂局势增添了重要砝码。然而,还没等他稍稍喘息,来自北方的最新情报,再次将战争的阴云拉近。

初秋的燕山山脉,已带了些许凉意。山海关城头,“吴”字帅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但守关将士的脸上,却看不到多少轻松。关外,清军大营连绵数十里,旌旗如云,刀枪耀目,肃杀之气直冲霄汉。摄政王多尔衮亲临前线,看来是铁了心要在入冬前,拿下这座雄关。

山海关总兵府内,吴三桂一身戎装,眉头紧锁,盯着桌上的军事沙盘,久久不语。副将杨坤快步走进,低声道:“大帅,黑石城的密使到了,在偏厅等候。”

吴三桂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整理了一下盔甲:“带他进来。”

来者是老拐手下最得力的干将之一,化名赵先生的暗影高层。他没有多余寒暄,直接开门见山:“吴帅,我家城主知关外局势危急,特命在下前来,有两件事相告。其一,清军此次入关,志在必得,其红衣大炮数量,恐远超贵军预估。其二,我家城主愿‘借’给吴帅一批新式军械,助吴帅守关。”

“借?”吴三桂挑眉,“凌都督有何条件?”

“无条件。”赵先生平静道,“只为不让胡骑践踏我华夏山河。当然,若吴帅觉得过意不去,将来关宁铁骑淘汰下来的旧式盔甲、战马,可按市价卖予我黑石城即可。此外,城主希望,战后若能收复关内失地,黑石城的商队,能在北方享受与关内同等的待遇。”

吴三桂心中冷笑,好个凌风,真是算计到了骨子里。无偿军援是假,一来卖个人情,二来试探关宁军虚实,三来为日后商业扩张铺路。但那句“红衣大炮数量远超预估”却让他心头一凛,这情报与他掌握的零星信息吻合。

“凌都督高义,吴某感激不尽。却不知,是何等新式军械?”

赵先生取出一份清单:“新式燧发铳五百支,配发弹药五万发;可发射开花弹的轻型臼炮二十门,炮弹千发;另有‘千里镜’十具。三日后,货船抵达天津卫秘密码头,请吴帅派人接应。”

吴三桂看着清单,心中震动。燧发铳、开花弹、千里镜,这些都是有价无市的利器!凌风此举,手笔不可谓不大。他沉吟片刻,道:“替我多谢凌都督!这份情,吴某记下了。至于商路之事,若真能击退东虏,一切好说!”

送走黑石城密使,吴三桂立刻下令加强戒备,并调集军中最好的炮手,准备接收这批可能改变战局的武器。

几乎在同一时间,黑石城水师基地,一场秘密的远征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码头旁,两艘经过特殊改装的“潜蛟”级中型运输舰正在连夜装载货物。与往常不同,这次装载的并非寻常货物,而是一箱箱用油布严密包裹的军械,以及——整整一营五百名全副武装、神情冷峻的“砺锋”军精锐陆战队员!带队军官,正是以沉稳悍勇着称的韩冲副将,周通。

陈大疤亲自在码头送行,用力拍了拍周通的肩膀:“周老弟,这次深入敌后,九死一生!记住城主的交代,你们的任务不是攻坚,是骚扰,是放火,是搅他个天翻地覆!让多尔衮后院起火,看他还有没有心思全力攻关!”

周通抱拳,声音低沉有力:“疤爷放心!末将定不辱命!兄弟们,登船!”

夜色中,两艘运输舰悄然离港,借助夜色和复杂航线的掩护,向着辽东半岛的方向驶去。他们的目标,不是清军重兵集结的山海关前线,而是其相对空虚的后方——辽东沿海地区,特别是几处重要的粮草囤积点和造船工场。这是一次极其冒险的奇袭,也是凌风“围魏救赵”战略的关键一步,意图通过打击清军软肋,迫使多尔衮分兵,缓解山海关正面压力。

凌风站在镇海楼顶,遥望北方漆黑的夜空。陆上,他支援吴三桂,是“正”;海上,他派奇兵袭扰,是“奇”。正奇相合,能否化解此次北疆危机?山海关的命运,乃至整个天下的走向,都将在这未来一个月内,初见分晓。海风带着寒意吹拂着他的衣袂,他的目光锐利而坚定。这盘天下大棋,他已落子,接下来,就看对手如何应对了。

这一天山海关的黎明,是被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撕裂的。一枚重达二十斤的铸铁开花弹,拖着凄厉的呼啸,划破熹微的晨光,狠狠地砸在了关城西侧“镇北楼”的基座上。“轰隆——!”一团夹杂着碎石和烈焰的火球腾空而起,厚重的砖石墙体如同被巨灵神掌拍中,猛地向内凹陷、坍塌,露出一个狰狞的缺口。城头的守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精准打击打懵了,短暂的死寂后,是撕心裂肺的惨叫和惊呼。

关外清军大营,摄政王多尔衮身着镶黄旗铠甲,端坐于骏马之上,用单筒望远镜观察着炮击效果,嘴角露出一丝冷酷的笑意。他身旁,几名身穿红色棉甲、戴着碗帽的汉人炮匠正点头哈腰地谄媚:“王爷洪福!这新铸的‘神威大将军炮’果然厉害!吴三桂的城墙,顶不住几轮!”

然而,他们脸上的笑容还未完全绽开,关城之上,异变陡生!

就在清军炮手忙着清理炮膛、准备第二轮射击的间隙,山海关破损的城垛后,十几处不起眼的射击孔突然打开,伸出了一排黑洞洞、闪着幽冷金属光泽的细长枪管——正是黑石城秘密送达的新式燧发膛线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