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第135章

第135章(2/2)

目录

这般想来,倒是吾等先前狂妄了!

赵云执木枪应战,原是存心相让,恐伤及同僚!

然比武不可草草收场。既知赵云乃隐世高手,不如另择对手再战。

众将目光移向独酌的太史慈,思忖片刻却又摇头——万一又是个深藏不露的?

最终视线落在淳朴老将黄忠身上:这位总该是实打实的老将了吧?

西凉将领徐荣上前抱拳:末将徐荣,斗胆向黄将军讨教。

黄忠捻须回礼:徐将军欲如何比试?

徐荣早有计划:末将武艺难敌黄将军。然为将者当精弓马骑射——不如比试箭术?

西凉军阵中顿时喝彩如雷。

熟悉徐荣者皆暗自赞叹:此乃阳谋!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端看黄忠如何接招。

西凉军将校们脸上洋溢着胜券在握的笑意。要知道,徐荣的射艺在西凉骑射高手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那些老将纵然武艺超群又如何?

新晋将领们实在难以相信,这些老前辈在箭道上也能有如此造诣?

难道他们真能比肩自家主公,像虎牢关那惊天一箭般扭转乾坤?

新将领们这份自信并非空穴来风。寻常武艺尚能勤学苦练,但射术一道更重天赋。在他们看来,黄忠的箭术未必有多么出神入化。

虽说徐荣的做法略显取巧,明显是想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可毕竟主公早有承诺,允许将领们施展各自所长。况且射术本就是武将必修之技——战场上本就该扬长避短,哪管什么阴谋阳谋?

西凉军众人个个胸有成竹,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家将领。而南北两军、西园新军与黑山军的将校们,则齐刷刷转向老将阵营。

先前杨睿挑战赵云时,老将们笑得那般从容,显然是早知赵云必胜。如今徐荣以箭术挑战黄忠,倒要看看这些老前辈会是何等神情?

只见以三大将为首的老将们,见徐荣竟要与黄忠较量箭术,先是面露古怪神色,继而纷纷摇头叹息。这般情状落在新将领眼中,众人不禁相视而笑,低声议论开来。

“呵呵呵!瞧那些老将们的脸色,这场比试咱们稳操胜券!”

“听说徐荣将军是辽东人,【箭法】必定超群!”

“没错!该轮到咱们新派将领扬名了!”

高台之上,刘凤用看待愚人的目光凝视着自我陶醉的新晋将领,暗自叹息:“天灾尚可避,自寻死路谁能救?

徐荣啊徐荣!你想显摆【箭术】,挑谁不好?

既然敢应战,说明你徐荣既有求胜之心,又对自身【箭术】极为自信。

可你怎就昏了头直奔黄忠而去?哪怕选典韦、麋芳那两个活宝也好啊!

典韦专精【飞戟】,麋芳精通夸口——哪个不比挑战黄忠强?

再不济,选蒋钦、韩忠这等【箭术】**之辈也行啊!

偏偏挑中了黄忠,黄汉升——汉末公认的【箭神】,当世无双!

不是孤王不给你们机会,是你们自己往刀口上撞!”

老将们同样投来怜悯的目光,暗自为徐荣摇头。

刘凤不愿挫伤新将领的锐气——毕竟都是燕军栋梁,若因受打击而一蹶不振,反倒弄巧成拙。

想及此,他轻叩御座吸引众将注意,对黄忠隐晦道:“汉升,都是自家兄弟,【箭术】切磋点到为止即可。”

言下之意:既要取胜,亦须给新人们留足颜面。

落在新将领耳中,却成了:燕王暗示黄忠将军莫要赢得太难看……

“遵命!”黄忠与徐荣抱拳齐声应答。

黄忠笑意温和,拱手道:“徐将军,老夫惯用自家弓箭,劳烦稍候片刻,我命副将取来便是。”

徐荣爽快点头:“无妨,理所应当。”

不多时,杜远双手捧着黄忠的【黑铁弓】快步走来,恭敬递上。

黄忠接过长弓,扬眉问道:“久等了!如今弓箭在手,不知徐将军想如何比试?”

徐荣目光触及那漆黑弓身时,瞳孔骤然一缩——这绝非寻常兵器!

他既敢以箭术挑战,自有傲人资本。普通将领或许不识此弓玄机,但徐荣这等神箭手却一眼洞穿:此弓至少四石之力!

军中寻常弓箭不过两石,精锐射手方用三石。若持四石强弓,必是箭术超群之辈。

徐荣暗自握紧自己的四石弓,心头微震:黄忠既敢当众亮此重弓,岂是庸手?

他殊不知,这把【黑铁弓】实为六石之弓!

徐荣压下惊诧,沉声提议:“不如先射固定靶?若未分高下,再议他法。黄将军以为如何?”

黄忠捋须笑道:“便依徐将军之言。”

——

宫墙内的演武场,两名禁卫迅速将箭靶安置妥当。

黄忠与徐荣离席踱步,从容行至箭靶前方站定。

席间众将停下觥筹交错,目光齐集场中二人。

徐荣凝视前方靶标,对侍卫道:烦请将靶心移至百二十步处。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竟要百二十步!

自古武艺分高下,射术堪称第一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