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香江来信(1/2)
又在山谷里与世无争地待了三天。
最终,王安平还是带着满心眷恋、一步三回头的草儿,走出了那个宛如世外桃源的山谷。
他如何能不懂她的不舍?
夹在婆媳之间,即便他妈陈秀红在这年月已是难得的宽厚人,可终究不如小两口关起门来过日子那般随心所欲。
想什么时候吃饭、睡觉,全凭自己心意。
婆婆的好,草儿心里是认的,可那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偶尔的絮叨,对年轻的儿媳妇而言,无形中便成了一种温柔的负担,让她总觉有些“不自在”,手脚仿佛都无处安放。
推着自行车,吱呀作响地停在熟悉的家门口。
院门紧闭,王安平扯着嗓子连喊了好几声,才听见院内传来钱玉玉大娘那带着睡意却立刻惊醒的回应。
“哎哟!安平?安平媳妇?这大晚上的,咋这时候回来了?”大门“吱嘎”一声打开,钱玉玉披着外衣,脸上满是惊讶与关切,“还没吃饭吧?我这就去给你们下碗热汤面暖暖!”
“大娘,真不用忙活!”王安平连忙摆手,语气带着安抚,“路上垫了点干粮,不饿。”他一边说,一边熟练地提起自行车跨过门槛。
“那……那我去给你们烧锅热水,这一路风尘仆仆的……”钱玉玉转身就要往厨房走。
“别别别,大娘!”王安平赶紧拦住她,声音里带着笑意也透着不容分说的体贴,“这热得人浑身黏糊,烧水洗澡的活儿我们自个儿来就行,又不是没长手。您快歇着!这些天家里头……没啥事吧?”
钱玉玉这才停下脚步,拍了下脑门:“瞧我这记性!有,有!一个是首都来的信;还有一个是宝安县那边寄来的包裹,摸着像是一沓子文件。我和你妈都没敢拆,原封不动给你搁你屋桌子上了。”
“寄东西了?”王安平脚步一顿,目光扫向中院方向,“什么文件?”
“说不上来,硬邦邦的纸壳子。都给你放好了。”钱玉玉肯定地说。
王安平点点头,将自行车稳稳地停靠在厨房的屋檐阴影下,开始解绑在后座上的背篓绳索。草儿也利落地卸下身上的包袱:“当家的,你先回屋看信,我去灶房烧水。”
“成。”王安平应了一声。
这时,母亲陈秀红也闻声从堂屋走了出来,睡眼惺忪却掩不住见到儿子的欣喜:“老大,可算回来了!饿坏了吧?妈去给你煮俩荷包蛋垫垫?”
“妈,真吃过了!”王安平语气温和但坚决,“信和东西大娘跟我说了。您和大娘都赶紧歇着,天不早了。”
说完,他不再耽搁,大步流星地穿过前院,走向中院那扇熟悉的堂屋门。
推开虚掩的堂屋门,月光如水银般从敞开的窗户倾泻而入,将屋内陈设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借着这清辉,王安平径直走向右边的主卧。
他没有立刻点灯,而是借着月光走到书桌前,拿起火柴盒,“嚓”的一声轻响,橘红色的火苗跳跃起来。
他小心地掀开玻璃灯罩,点燃了煤油灯芯,再轻轻罩上,一豆温暖而稳定的光芒立刻驱散了角落的黑暗,也照亮了桌上那两样显眼的物件: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文件袋,和一封印着首都邮戳的信件。
王安平先将那封首都来信随手放在一旁,注意力集中在那个鼓鼓囊囊的文件袋上。
他撕开封口的密封条,将里面厚厚一叠文件抽了出来。随着文件滑出的,还有一封夹在其中的信。
王安平瞥了一眼信封上的落款——“徐忠胜”,便随手将那封信丢在一边,径直展开了那叠装订好的文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