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2章(1/1)
方璧海知道,杨辰这是让自己不要着急的意思,在没有完全掌控局面的情况下,不宜搞那种容易导致冲突的举动。
比如方璧海现在要是要求或者在全市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连绍成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在这件事上发表意见。
或者落实国家、省十一五规划,你把自己的观点融入到这个里面再推行,连绍成就算是不满意,也得捏着鼻子认下。
你非推行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人家肯定要想法表示反对,你连扯虎皮做大旗都做不到,就别怪人家反对。
当然了,怎么做方璧海也知道,杨辰也不觉得自己就有资格指导人家,无非是各自的做事方法不同。
只是他是顺利惯了,觉得不该有人敢挑衅自己才对,结果出了个连施组合,导致他觉得当市委书记竟然还没有当市长时畅快顺心。
从杨辰这里回去了以后,方璧海想了两天,觉得还是该去向省委一把手汇报一下。
哪怕是没有事呢,一个地市的市委书记也该经常去向省委一把手汇报,没有工作可以汇报思想,没有思想可以汇报感受。
何况还确实有事呢。
他见了刘心怀之后,刘心怀挺有耐心地听了他的汇报。
方璧海就事论事,没有牵扯以前,而是把自己准备进行人事调整的初衷,以及基于现实的考量,调整的范围,遇到的困难一一汇报给了刘心怀。
刘心怀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他在心里确实鄙视方璧海没能耐还没耐心,净给自己找麻烦。
一旦背后的背景不能发挥作用,就拿不出一个市委书记该有的手腕。
他也知道原因出现在那里,在自己没有到来前,柳道源提前远成了清沅市的人事布局,刚好占住了清沅市的二三号权力人物,两个人联手,正好把方璧海限制住。
这种情况,没有省委的支持,方璧海确实不好打破局面。
这件事他不想管,他才初来乍到,在省里其实跟方璧海的形势类似,只是省这一层级的领导,没有地市的人那么大胆,敢明着对抗市委的意志。
这也跟他没敢胡乱动作有关,如果他象方璧海这样乱来,也会被人家抓住机会的。
所以他打算用半年的时间,来站稳脚跟,先想法团结省委副书记姚启智、常务副省长花幼兰这个组织,然后再联手降低省长柳道源的影响力。
没办法,在省这一级,柳干的最长时间的职务是组织部长,他曾经让人统计过,现在全省的正厅级干部,至少百分之四十以上,是在他任上提拔起来的。
虽然不能说这些人就是对方的,但有提拔这个善缘在,肯定会多给他几份面子。
有了这个力量,他在省委全会上,就不敢那么放心大胆,真要是换届投票选举,人家也不把他弄下来,给他弄点反对票,就能让他在全国弄个没脸,进而让上面怀疑自己的掌控能力。
不是没有人火中取栗,当领导的必须把所有的可能都想到。
所以现在不是他动手的时候,但是方璧海汇报的事,他又不能不管,人事调整这个权力必须属于党委,你就可以就某个人选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但是你不能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