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1/2)
衍圣公府审时度势的本事何止是高明。
当发现朱标、李文忠甚至朱老二、朱老三、朱老四也在兴化县之后,孔希学和孔希路的态度顿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组织百姓观看《白毛女》,主持诉苦大会,甚至还要让孔家的人出面,当着那些泥腿子的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那必须要好好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身为孔子后人,衍圣公府传承千年,勉勉强强也能算得上世家大族。
所以,族里难免会出几个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的败类。
子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我孔希学身为北宗的家主,孔希路身为南宗的家主,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深感自己既有责任和义务,揪出这些败坏孔子后人名声的败类,同时也有宣扬先祖“天下大同”理念的责任和义务。
然后,孔希学和孔希路真就老老实实的跑去组织百姓观看《白毛女》,组织百姓开展诉苦大会,也真从北宗和南宗里面找来了几个人,让他们当着兴化县百姓的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尤其是北宗,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甚至还把已经凉透的孔希大拿出来说事儿——孔希大蒙受圣恩,忝为曲阜六品知县,却跟汶上县的前任知县赵良混在一块儿,在当朝驸马杨少峰担任宁阳知县期间,为赵良张目,阻拉汶上县百姓向宁阳县迁移。
总结起来就是:当朝驸马杨少峰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而前任汶上知县赵良和曲阜知县孔希大却是残害百姓的坏官,他们败坏了官场的风气,是死有余辜的败类和黑恶坏分子。
同样的,当朝皇帝和皇太子、驸马爷、内阁首辅大臣都是一心为百姓着想,朝堂上大部分的文武百官也都是好的,偶尔有一小部分贪腐的黑恶坏分子,要坚决清除他们。
孔希学义正辞严地指出:“乡绅大多都是坏的,百姓们务必要擦亮眼睛,识破他们的坏心思,指出他们的恶行,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
孔希路也同样表示:“有皇帝和皇太子、驸马爷为兴化县的百姓做主,大家伙儿不需要担心那些黑恶坏分子们的打击报复,大明朝廷和大明军队有能力保护大家伙儿的安全,一定能把那些土豪劣绅都打击干净。”
孔希学和孔希路甚至亲自开展自我批评:没有管理好家人,此前对士林文风的监管不到位,自身修养存在严重不足……
反正都是一些可有可无且不致命的小错。
以至于杨少峰都不得不感叹:衍圣公后代真是能屈能伸的典范!
伸的时候,他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僭越仪仗、私设刑堂,甚至公然喊出“只有龙虎山张家与我孔家,才是千年世家”的狂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