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4章(1/1)
闻哲语气严肃的说:
“我不想打什么官腔,说什么官放。但是长宁要发展,招商引资、城市改造都是重点,跟企业打交道、跟群众打交道都难免有争议。但关键是,我们做决策时有没有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
“前阵子处理书院街拆迁纠纷,我带着班子去老街调研,也请了贶老、齐老几位老领导座谈。贶老八十多了,拄着拐杖跟我们走了三条巷弄,说书院街是长宁的根,拆了老街,书院就没了烟火气,这是断文脉的事。后来我们改拆为建,搞修旧如旧,还补贴装修、安排回迁房,群众才满意了。”
闻哲从抽屉里拿出一叠复印的的诗稿手迹,正是贶老在仰止阁题写的那首诗:
“书院千秋蕴墨香,一街烟火阅沧桑。愿君守得千金诺,不负苍生不负唐。”
“这是贶老特意写的,‘不负苍生’四个字,是老领导们一辈子的坚守,也是对我们这些后辈的期望。”闻哲把复印件一一分两人手中,
“高天虎的案子给我们敲了警钟,不管是对接企业还是推进民生工程,都不能只看表面政绩,更要守得住初心、担得起责任。老领导们在战场上保家卫国,在岗位上为民谋利,我们要是连守规矩、护民生都做不到,怎么对得起他们的嘱托?”
张区长说:
“闻市长,我们明白了。之前书院街那事确实考虑不周,以后推进项目一定先听群众意见,绝不再搞拍脑袋决策。”
拆迁办主任也连忙表态:
“我们回头就梳理全区的拆迁项目,重新核查补偿标准,有问题的立刻整改!”
闻哲点点头,拿起桌上的项目清单:
“明白就好,希望是真明白。你们区里那个文创园项目,下周我们一起去调研,把好企业准入关;拆迁办也牵头做个民生工程自查报告,重点看补偿落实、困难群众帮扶,这比现在解释更有用。”
两人点头哈腰的告辞走了。闻哲吁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些人是来撇清同高天虎关系的。但他没有兴趣,真的有问题,有法律、有纪律,他才不操这个心。他要的,是趁机整顿工作作风和工作环境。
这时,梅江涛把市发改委张副主任领进门,他就脚步虚浮地将材料放在闻哲办公桌一角,身体微微前倾,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也不敢坐下,说:
“闻市长,这是我与高天虎所有交集的情况说明,都是工作上的正常对接,比如去年他公司申报的产业扶持项目,我都是按流程审核的,绝没有私下利益往来,您一定要相信我。”这些人平时也轮不上到闻哲办公室汇报工作,自有分管的副市长去过问。
闻哲没有去碰那些材料,只是抬眸看向他,目光平静却极具穿透力。张主任被看得浑身发紧,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喉结滚动了一下,又补充道:
“他之前请过几次饭局,我都推了,就怕瓜田李下……”
“张主任,”
闻哲抬手打断他,声音不高不低,“你在发改委干了八年,长宁经开区那几个重点招商项目,审批环节是你牵头简化的,为企业节省了近三个月的时间,这些事,市里都记着。”
张主任一愣,没想到闻哲会突然提起这些,紧张的神色稍缓,眼眶竟有些发热。
闻哲又说:
“高天虎的案子跟什么人有牵连,专案组到时候会按证据说话,该是谁的责任,跑不了;不是你的问题,也绝不会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