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1章(2/2)
闻哲笑了笑,靠在椅背上:
“芳霖同志这是来打趣我?刚在会上被光书记捧了几句,正等着你来泼盆冷水降温呢。”
“降温倒是谈不上,但有件事,恐怕要给你的好心情添点堵。”
杜芳霖的声音沉了下来,说:
“我刚得到一个消息,有几家外资企业准备向省外经贸委提出书面质询,他们对书院街改造项目的配套规划有异议,甚至提出要暂缓投资。”
闻哲端着茶杯的手顿住了,脸上的笑意瞬间没有了:
“外资企业?具体是哪家?异议在哪?”
“主要是去年签约入驻自贸区的几家文旅和商业投资集团,包括D方的莱茵文旅、港资的恒基商管。”
“他们的诉求很集中:一是书院街改造后的业态规划,和他们在自贸区布局的高端文旅项目有重叠,担心分流客源;二是改造期间的交通管制、施工噪音,会影响他们现有项目的运营;还有一点,他们质疑改造后的老街承载力,怕游客激增反而拉低周边商圈的高端定位。”
闻哲眉头微微蹙起,说:
“这些问题我们之前不是做过协调吗?自贸区的高端项目主打商务会展、精品度假,书院街走的是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市井体验路线,定位本就不同,怎么会重叠?”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资本逐利的心思你懂。”
杜芳霖叹了口气,“他们觉得书院街占了‘文化IP’的优势,又有政府背书,将来大概率会分流家庭游客和文化消费群体。而且恒基商管刚在自贸区开了家高端购物中心,下个月就要试营业,他们怕施工扬尘和交通拥堵影响开业客流。”
闻哲沉默了片刻,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书院街改造方案刚通过,正是士气高涨的时候,外资企业这个节骨眼上提出异议,要是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自贸区的招商信誉,还可能让改造项目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