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超神:虚空天帝 > 第24章 算法优化

第24章 算法优化(2/2)

目录

?窄带聚焦发射:借鉴雷达和射电望远镜的原理,他设计了一种新的“探针”形态——不再是散射的脉冲,而是极其狭窄的、能量高度集中的“信息束”,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只针对特定“频段”(对应基因信息特征)进行扫描,大幅减少无效能耗和外界干扰。

?相干接收与噪声抑制:他引入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模拟“锁相放大”技术,通过生成一个与发射信号相干的本地参考波,只放大与目标特征匹配的返回信号,强力抑制背景噪声,从而从杂讯海洋中提取出微弱的有用信息。

?自适应功率控制:算法会根据实时信噪比动态调整发射功率,一旦检测到有效信号达到可识别阈值,便自动降低功率至维持水平,避免能量浪费。同时,设立多级安全阈值,一旦检测到目标出现强烈排斥反应或引擎负载过高,立即启动梯度式降功或强制中断,而非粗暴切断,以减少反噬。

第三步,建立风险管控模块。新增一个“威胁评估子程序”,会预先根据信息库中有限的资料(如刘闯数据、葛小伦扫描警示)对目标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对于高风险目标(如葛小伦),自动启用更严格的功率限制、更短的扫描窗口和更强的信号加密,并实时监控引擎稳定性,一旦发现异常谐波或规则冲突迹象,优先保障使用者安全。

这个过程绝非一帆风顺。新算法的模拟测试多次失败,不是能量聚焦不稳定导致“探针”消散,就是噪声抑制算法过于激进连有效信号一起滤除。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公式修正。

林枫仿佛回到了前世攻克技术难关的岁月,完全沉浸在逻辑与数据的海洋中。饿了就啃压缩饼干,困了就在工作台前趴一会儿。眼中布满血丝,但眼神却越来越亮。

终于,在经历了数十次迭代后,LbSpv2.0算法在模拟环境中达到了预期指标:在同等信息获取量的前提下,能耗预计降低至v1.0版本的30%,信噪比提升近五倍,并对模拟的“规则排斥”干扰展现了良好的鲁棒性。

完成核心算法优化后,林枫没有停下。他趁热打铁,将类似的优化思路推广到其他基础功能上。他对【信息库】的检索算法进行了重构,引入了更智能的索引和关联分析技术,使得碎片信息的查找和拼合效率显着提升。他甚至开始尝试为风险最高的【解析】功能设计一个“安全沙盒”模块的雏形,旨在将来进行解析时,能先将目标数据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初步模拟和风险评估,再决定是否进行实体解析。

当最后一组测试数据通过验证,林枫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极度的疲惫感涌上心头,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也随之而来。

这次优化,意义非凡。它标志着他对“虚空引擎”的掌控,从简单的“使用”层面,开始迈入“理解”和“定制”的深水区。他不再是被动接受一个残破的工具,而是开始按照自己的需求和理解,去改造和提升它。这是智慧对科技的驯服,是“天帝计划”走向技术自主的关键一步。

他能够感觉到,经过这次高强度的脑力锤炼和精神力的反复榨取与恢复,自身对“虚空引擎”的契合度似乎也隐隐提升了一丝,精神力的韧性和恢复速度也有微弱的增长。

然而,就在他准备休息,庆祝这阶段性胜利时,工作台上另一台始终监控着据点内部网络流量的显示器,突然闪烁起刺眼的红色警报!

警报信息显示:那个潜藏的内部威胁源,在沉寂数日后,再次活跃!这一次,它不再是尝试外联或端口扫描,而是试图向据点主控制系统的一个核心进程注入一段极其隐蔽的、功能未知的恶意代码片段!

拦截日志显示,这段代码的复杂度和隐蔽性远超之前,似乎具备某种自适应和变异能力,差点绕过了最新升级的防火墙!

林枫的喜悦瞬间冻结,脸色沉了下来。

算法刚刚优化,内部的“幽灵”就立刻升级了攻击方式?这仅仅是巧合,还是意味着……那个隐藏的存在,能实时感知到他对“虚空引擎”的操控水平提升?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悄然蔓延。优化带来的力量感,瞬间被一种更深的、如影随形的危机感所覆盖。他的技术进步,似乎也在同时喂养着潜伏在阴影中的威胁。

这场发生在自己堡垒内部的、无声的科技军备竞赛,显然远未结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