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咖啡馆的“偶遇”(1/2)
暮春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青石板上洒下细碎的光斑。
顾云深站在文物局门口,指尖微微发颤地握着一份刚取到的鉴定报告。
纸张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米黄色,上面清晰印着\"玉玺残图为明代真品,具有重要非遗史料价值\"的字样。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一行字上,仿佛透过这薄薄的纸页,看见了爷爷顾厚的身影。
\"终于......\"他轻声呢喃,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
这些年的坚守,那些深夜独自修复古籍的孤寂,在这一刻都化作了眼角闪烁的泪光。报告末尾还附着一页文物局的建议函,希望他们将顾家拓印技艺纳入市级非遗名录,并开设系统的传承培训班。
一只顾暖的手轻轻搭上他的肩头。\"先去歇会儿?\"沈砚辞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带着一如既往的沉稳。他接过顾云深手中的报告,仔细折好收进公文包的夹层,\"你早上就喝了半碗粥,现在都快中午了。\"说着,他的目光投向街角那家名为\"槐序\"的咖啡馆。
顾云深这才感觉到一阵眩晕袭来,确实是低血糖的老毛病又犯了。
他点点头,任由沈砚辞引着他往咖啡馆走去。脚下的青石板还带着晨露的湿气,踩上去发出细微的声响。
巷口的老槐树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地跳跃,为这宁静的午后平添几分生机。
推开咖啡馆的木质大门,一阵清脆的风铃声响起。
店内弥漫着现磨咖啡的醇香,夹杂着烤面包的甜腻气息。沈砚辞熟门熟路地带着他走向靠窗的位置,这里的视野极佳,可以清楚地看到老街的巷口,以及问渠斋那扇熟悉的木门。
\"还是老样子?\"沈砚辞一边拉开藤编座椅,一边问道。他记得顾云深偏爱焦糖玛奇朵,总要双份奶泡,说是那样的甜腻能让他暂时忘记修复古籍时的疲惫。
顾云深在座位上坐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布上的纹路。
阳光透过格窗,在他修长的手指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随手拿起桌上的杂志,是一期非遗专题特刊,彩页上详细展示着古籍修复的各个步骤。
纸张翻动的沙沙声里,他恍惚想起了童年时光——爷爷握着他的小手,一点一点地教他辨认各种纸张的质地。
\"上次在高铁上,你看别人点这个的时候,眼睛都亮了。\"沈砚辞笑着起身去点单。他的左臂动作已经灵活许多,只是抬手时仍会不自觉地护住伤处。这个细微的动作让顾云深心头一紧,想起那天在钟楼,这人为了护住他而受伤的场景。
杂志上的字迹渐渐模糊,顾云深的思绪飘向了远方。
他想起爷爷临终前,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云深啊,顾家的手艺,就交给你了。\"那时他还太小,不明白这句话的重量。直到独自撑起问渠斋的这些年,他才真正懂得传承二字的含义。
\"抱歉,店里座位有些紧张,能拼个桌吗?\"一个清悦的女声打断了他的沉思。
顾云深抬头,看见一位穿着米白色风衣的女子站在桌前,手中拿着一本《古籍修复技艺图谱》。令他惊讶的是,书的封面上贴着一枚问渠斋特制的雷纹拓印贴纸——那是上次平反仪式上,他送给每位来宾的小礼物。
\"当然可以。\"顾云深连忙收拾了下桌上的物品。
女子落座时,风衣下摆带起一阵淡淡的栀子花香。她的目光掠过顾云深手边的杂志,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方才在文物局见过您,是送玉玺残图去鉴定的顾先生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