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东晋风华 > 第53章 献策解难显才干

第53章 献策解难显才干(2/2)

目录

**三、水陆协同并进:**

待江水稍稳,精选经验丰富之老练船工,组成精锐船队,不再等待大规模运输,而是多批少量,冒险抢运。同时,在预定接应码头提前备好陆路转运车辆人手,船粮一到,即刻装车运走,缩短在危险码头的滞留时间。

**四、信息畅通与赏罚:**

设立临时驿递,专司传递各路粮队信息,便于统一调度。明令赏格:对运粮有功之吏员、军士、乡民,乃至售粮大户,皆按功绩及时给予厚赏,激励士气。

条陈末尾,还附了一份他根据文书资料梳理出的,可能存粮较丰的周边大户与坞堡名单,以及数条可供备选的次级道路方向。

李效起初只是例行公事地翻阅,越看神色越是凝重,看到最后,眼中已满是惊异。这条陈不仅思路清晰,更难能可贵的是极其务实,充分考虑到了执行的细节和可行性,绝非空谈。尤其是“就地采购”和“利用次级道路”的想法,跳出了军需系统惯常的思维定式。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条陈:“我即刻面呈郗参军!”

约莫一个时辰后,李效回来了,脸上带着一种复杂的表情,似是轻松,又似是感慨。他径直走到陆昶案前。

“陆参军,”他声音压得有些低,“郗参军看了你的条陈,已召军需官与几位参军前去商议。你的几条建言,尤其是就地采购与分流转运之策,颇受重视。郗参军言……可酌情采纳,略作调整后施行。”

屋内顿时一片寂静。所有文吏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难以置信地看向陆昶。

他竟然真的……献上了能被郗超采纳的方略?而且是在如此紧要的粮草大事上?

陆昶面色依旧平静,只是微微躬身:“此乃分内之事,能对军务略有裨益便好。”

李效看着他这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张了张嘴,最终只是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离开,那眼神仿佛在看什么不可思议的存在。

当日下午,西府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便开始依据新的策略部分调整了方向。一队队信使手持命令飞奔出营,一队队精干吏员在少量军士护卫下奔赴各地,原本因粮道阻塞而略显惶惶的气氛,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重新变得有序而充满效率。

数日后,好消息陆续传回:

一支绕行乡间小路的运粮队成功将两百石军粮送入新城军营,解了燃眉之急!

丹阳县府响应西府征召,开启义仓,首批三百石粮食已装车起运!

芜湖方向,经验丰富的老船工冒险放船,虽有两艘轻舟触礁损毁,但大部分粮食得以抢运至安全码头,正由等候的车辆接续转运!

粮荒的危机,虽未彻底解除,但最危险的关头,似乎正在过去。

文书处内,众人再看陆昶的眼神,已彻底变了。那不再是看一个幸运的、有些才学的年轻人,而是带着真正的敬畏和信服。

小崔趁着给陆昶送文书的机会,小声激动道:“陆参军,您真是太厉害了!大家都说,您那条陈救了急呢!”

陆昶只是笑了笑,接过文书,重新埋首于案牍之中,仿佛那件震动西府中层的事情与他无关。

只有偶尔搁笔歇息时,他才会抬眼望向窗外。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一缕微光正试图穿透浓密的云层。

他知道,经此一事,他在郗超心中的分量,已然不同。那条陈上的策略或许会被修改,会被冠以他人的名义去执行,但决策者心中自有衡量。

案牍之功,亦可安军定邦。

他的路,又往前踏实了一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