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春满东海(2/2)
“其三,以工代赈,兴修水利!拨付钱粮,招募民夫,同时动用‘悔过营’劳力,全面疏浚郡内主要河道,加固陂塘渠堰,务必在今夏汛期前完成,以保农田灌溉无忧!”
“其四,犒赏三军!所有参与平叛之将士,按功行赏,伤亡者厚加抚恤!韩将军,此事由你与幼度共同核定。”
“其五,整饬秩序,修缮城郭官廨,以示维新!”
一道道充满生机的政令,如同这春雨般,迅速传遍东海郡的每一个角落。
接下来的日子,郯县乃至整个东海郡,都仿佛被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城外的荒地上,人声鼎沸,热火朝天。无数曾经面黄肌瘦的流民,如今领到了实实在在的口粮和属于自己的土地契约,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干劲。壮劳力们挥舞着官府发放的崭新农具,奋力垦荒播种;老弱妇孺则帮忙平整土地,捡拾石块。新疏通的河道旁,民夫和“悔过营”的罪徒们喊着号子,加固堤坝,清理淤泥。广阔的田野里,嫩绿的禾苗破土而出,在春风中轻轻摇曳,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年景。
城中市集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商贩的叫卖声、百姓的交谈声,取代了以往的死寂和恐惧。孩童在街头嬉戏玩闹,炊烟从家家户户的屋顶袅袅升起,交织成一幅安宁祥和的画卷。
陆昶偶尔会在谢玄或韩雍的陪同下,骑马巡视各地。所到之处,百姓无不放下手中的活计,自发地跪地叩拜,口中高呼“青天老爷”。那真挚的感激和拥戴,比任何功绩簿上的数字都更让人动容。
站在新修的河堤上,望着眼前一片生机勃勃的春耕景象,陆昶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铲除邓家,只是破除了束缚东海的枷锁。而让这片土地和其上的人民真正焕发生机,才是他作为太守的责任,也是百姓安居乐业的起帆点
谢玄在一旁感慨道:“陆兄,如今东海郡,方有几分太平盛世的模样了。”
韩雍也抚须点头:“大人新政得宜,百姓归心,假以时日,东海必成富庶之地。”
高啸则咧着嘴,指着远处一片刚分到田的流民:“看那帮家伙,干活比抢钱还卖力!早知道种地这么有奔头,谁还去当土匪!”
陆昶闻言,淡淡一笑,目光却投向更远的天际。东海郡初定,但北方的胡尘依旧漫天,朝廷内部的暗流从未停止,那个救他一命的天师道女冠背后的“故人”与“因果”也尚未明晰,天师道民间道官与奉道世家之争藏匿于下,眼前的安宁,如同这春日暖阳,珍贵却也可能短暂。
“根基初立,犹需深耕。”他轻声道,像是在对身边的人说,也像是在提醒自己,“走吧,回衙。还有诸多政务,亟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