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东晋风华 > 第281章 自牧

第281章 自牧(1/1)

目录

漕运地图与“漕丁之怒”四字,如同在陆昶眼前撕开了阴谋的另一角。他心中并无多少得意,反而愈发沉静。权势博弈,如同行走于万丈深渊之侧,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人若立世,必先校己强弱之势。他深知自己并非算无遗策的完人。他之长,在于对历史走向的模糊先知,在于穿越者超越时代的眼界,在于此刻拥有的郡公身份和所能调动的部分资源,更在于与张弘这“民间道官”一脉建立的脆弱联盟。而他之短,亦同样明显:根基尚浅,在建康这盘根错节的权力网络中,他能完全信任、如臂使指的力量太少;对天师道内部错综复杂的人事与具体部署,所知仍属有限;更重要的是,他面对的是一个策划多年、渗透极深的庞大组织,其首领孙泰老谋深算,幕后之人更是藏于九地之下。

世界以成败论英雄,然心知失败无法避免。他不敢有丝毫侥幸。梅园试探、病重伪装、乃至如今与张弘的暗中联络,任何一环出了纰漏,都可能前功尽弃,甚至招致灭顶之灾。他想起自己最初穿越而来时的茫然与之后的些许顺遂,若非接连遭遇刺杀、洞察天师道阴谋,恐怕也会如河伯未见北海,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如今见识愈广,愈觉自身渺小,如井蛙窥见沧海一隅,方知前路艰险。

观宇宙之妙,则渺自身,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这股敬畏之心,让他摒弃了浮躁,变得更为谨慎。卑以自牧,含章可贞。他需收敛锋芒,内藏光华,坚守正道。于是,他并未因获得关键情报而贸然发动,反而更加细致地推敲后续步骤。给谢玄和谢安的信,他字斟句酌,既点明危险,又不过度暴露自身的信息来源,只示警,不越权,将如何应对的决断空间留给对方。

然而,过于自卑,又会使自己陷入无休止的否定之中。他亦警惕此种情绪。若因对手强大便畏首畏尾,自我怀疑,那便是未战先败。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他是连接内外、洞察先机的那个“变数”。他无需事事亲力亲为,与孙恩比拼武力,与孙泰比拼老谋深算,他只需精准地找到那撬动全局的支点。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他明了自身优劣,便从自己擅长处着手。整合信息,分析利弊,借力打力。他将漕运地图之事安排妥当后,便将注意力转回自身的安全与“病体”伪装上。这是他的“小事”,亦是立足之本。他耐心调整别业的防卫,确保如同铁桶,又不忘时时表现出“病体缠身,需仰赖护卫”的虚弱姿态给可能存在的眼线看。

山不拒尘,终成五岳;溪不辞流,终汇四海。他明白,任何大事皆由小事积累而成。每一次谨慎的决策,每一次成功的信息传递,每一次与盟友默契的配合,都是在为最终的成功添砖加瓦。失败或许是某个环节的必然,但只要大局方向正确,心态稳定,便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原有的困境中脱颖而出。

成长是容忍万物万事发生,使其不断丰富自我内心。

就在他沉心静气,梳理内外之时,陈霆再次带来了王璎的消息。这一次,并非通过侍女转交的寻常补品,而是一封以王家独特密写方式写在绢帕上的短笺,需以特殊药水浸润方能显形。

绢帕上字迹清秀却带着一丝急切:

“陆昶哥哥钧鉴:近闻坊间暗流涌动,多有不利于兄之微词,言兄‘病’中仍不安分,结交商贾,窥探禁地。恐非空穴来风,望兄万分珍重,勿授人以柄。璎虽愚钝,亦知树欲静而风不止。然,飞花逐流水,漫卷世无常,望兄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之事,或有所失。家中长辈近日亦多告诫,言及‘烈火’或欲燎原,嘱璎深居简出。兄在城外,更需谨慎。千万珍重。”

陆昶看完,将绢帕置于烛火之上,看着它化为灰烬,心中暖意与警惕交织。暖的是王璎不顾风险传递消息的关切;警惕的是,对手的反击果然来了!不仅开始散布不利于他的谣言,试图瓦解他“病重”的伪装,连王家都感受到了压力,被隐约警告。

这印证了他的处境,也让他更加清醒。日月尚有盈亏,人岂有完美之人?他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无法堵住所有悠悠之口。他能做的,便是接纳这一切的发生,无论是赞誉还是诋毁,是顺境还是逆流,将其化为磨砺心境的资粮,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与谋略。

“陈霆,”他声音平稳,不见波澜,“看来我们这位对手,有些坐不住了。传令下去,别业内外戒备再提一级,凡有试图窥探者,不必打草惊蛇,记录在案即可。另外,回复张弘的下一步联络,需更加隐秘。”

他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随风摇曳的花木,花瓣片片飘落,随溪水流向远方。

飞花逐流水,漫卷世无常。

世事如棋,人如飞花,看似随波逐流,实则未尝不能借水势而行。他只需认清自身,持守本心,便能在这无常的世道中,寻得那一线破局之机。眼下,风暴将至,他已做好了迎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