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程砚(2/2)
茶肆二楼,李成安望着渐次亮起的万家灯火。身后换上新衣的寒门学子程砚,正捧着热茶不敢落座。
\"你是哪儿的人?\"
\"学生程砚,蜀州人士。\"程砚恭敬的回答道。
李成安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顿,盏中茶水荡起细小的涟漪。他抬眼仔细打量这个叫程砚的年轻人——粗布衣衫洗得发白,手指关节粗大,分明是常年做粗活留下的痕迹,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
\"蜀州来的?\"李成安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那可是真巧,想不到出门个还能碰到我蜀州的学子?\"
\"学生一家原是锦江堰的河工。\"程砚的声音有些发颤,\"多年前王爷和世子殿下在蜀州开设学堂,允许工匠子弟入学...学生就是当年第一批进去的。\"
李成安指尖摩挲着茶盏,没想到当年的种子,如今都已经成长起来了。
\"你一个学子,不好研读考试的东西,为何对新政如此上心?\"李成安翻开那本被踩脏的《新政纲要》,指着页边密密麻麻的批注,\"你的这些见解,还是不错的,虽然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是知道动脑子,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窗外一阵风过,吹得灯笼摇晃。程砚的影子在墙上忽长忽短,就像他此刻起伏的思绪。
\"因为这新政是世子殿下推行出来的,学生不敢不上心。\"他忽然抬起头,眼中似有火焰跳动,\"若是没有王爷和世子,学生还只是一个河工,家里恐怕饭都吃不饱,学生希望有朝一日...\"
李成安眉头一挑,当即打断他:“当年蜀州太穷了,百姓也太苦了,我只是觉得父王的封地,不能太落了面子,你大可不必念着这些。”
\"此事世子殿下可以不在乎,爹娘说了,若是没有王爷和世子,就没有蜀州的今天,做人不能忘本,蜀州男儿,绝不做忘恩负义之人...\"程砚拳头不自觉地攥紧。
李成安微微颔首:“你能这么想,这很好,但我希望你要明白一个道理,做官,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不仅要有做官的能力,还要有做官的智慧。”
\"学生谨记,世子...\"程砚突然问道,\"学生能否问个僭越的问题?\"
\"问。\"
\"这些新政...\"年轻人眼中燃着野火,\"真的能让这个天下变的更好吗?\"
李成安望向窗外。贡院方向,无数考生正背负着自己的行囊和理想走进这座大乾的都城,万家灯火正逐渐连成一片星海。
他缓缓起身,作势离开,走到楼梯口时轻声说了一句,\"这个问题不要问我,问你们自己,一个李成安永远改变不了这个天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看这把火能不能烧遍整个大乾。\"
李成安走下楼梯时,茶肆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队禁军押着几个鼻青脸肿的纨绔子弟经过,为首的正是方才踩书的那个公子哥。
\"世子!\"禁军队长抱拳行礼,\"我家大人让卑职转告,这几个不长眼的东西已经革除功名,永不许参加科举。\"
程砚站在二楼窗前,手中的茶盏\"啪\"地落地。那个不可一世的贵公子,此刻像条死狗般被拖行在青石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