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底牌(2/2)
然而此刻,房间内所有的古典与优雅,都抵不过谈判桌上那令人窒息的紧张。
刘华美指尖下意识地在膝上的文件边缘划过。
她能感觉到身旁的高翔身体也瞬间绷紧,那是一种律师在面对最终判决前,肌肉记忆般的应激反应。
他们都清楚,这才是今天这场谈判真正的目的。
美方可以接受停火,可以接受赔偿,甚至可以接受“共治”这个屈辱的提议,因为那些都属于利益的范畴,是可以交换和妥协的。
但前提是必须彻底销毁林远手中的证据链。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林远的身上,等待着他做出那个最终的决定。
埃斯特维斯那双军人出身的眼睛,此刻像鹰隼一样锐利,试图从林远的脸上捕捉到一丝一毫的贪婪或犹豫。
莎拉·比安奇则调整了一下坐姿,双手交叠放在桌上,摆出了一个随时准备唇枪舌剑、进行最后搏杀的姿态。
而谷歌cEo皮查伊,这位科技巨头,只是默默地推了一下自己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深邃,没人知道他在计算着什么。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林远在听完这个条件后,非但没有任何的愤怒或为难,他甚至连一丝犹豫都没有表现出来。
他的脸上,反而露出了善意的微笑。
“当然可以。”
他回答得干脆利落,毫不犹豫。
这个反常的举动,让谈判桌对面的三位美国巨头很是吃惊。
他们的脑海中预演过无数种可能:林远会以此为筹码,要求一个天文数字的销毁费;
他会要求美国政府在其他领域做出更大的政治让步;
他甚至可能会虚与委蛇,假装答应然后保留备份,作为长期的威慑。
他们准备了应对所有这些情况的预案,唯独没有想到对方竟然如此爽快地同意了。
这……这不符合逻辑!这不符合任何一种谈判理论!
“林先生,”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铁娘子”莎拉·比安奇,第一个开口了。
她的职业生涯建立在对人性的精准洞察和对利益的无情算计之上,而林远此刻的表现,完全超出了她的认知模型。
她那双精明的眼眸里充满了警惕,身体微微前倾,试图用压迫感来戳破对方的伪装,“您……您确定,您理解了我们的意思吗?”
“我们说的是彻底销毁。”她一字一句地强调道,每个单词都咬得极重,
“是物理上的,不可逆的销毁。包括您手中所有的原始数据、备份、以及任何形式的副本。我们将保留权利,对销毁过程进行技术验证。”
“我当然明白。”林远笑了笑,那笑容显得无比真诚,甚至带着一丝安抚的意味。
他缓缓地站起身,这个动作让对面的三人身体瞬间紧绷。
他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个与之前在潘多拉计划中所使用的硬盘。
它的外壳是哑光黑的复合材料,坚固而冰冷。
他将硬盘轻轻地,放在了那张谈判桌中央。
“咚。”
一声轻微却沉重的闷响,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那小小的黑色方块,仿佛蕴含着万钧之力,让整个房间的空气都随之塌陷。
“各位,”他看着眼前这三位美国巨头,缓缓开口,很是诚恳,“在销毁它之前,我想我们有必要先达成一个共识。”
“那就是,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坐在这里,心平气和地签署这份和平协议,其最根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他的目光扫过埃斯特维斯的眼睛,又滑向比安奇,最后停留在皮查伊的脸上。
“是因为我的口才很好吗?还是因为各位突然良心发现了,决定拥抱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了?”
他摇了摇头,自己给出了答案。
“都不是。”
“唯一的原因就是它。”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敲了敲桌上那个小小的硬盘,“是因为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存在。”
“它就像冷战时期的核武器。它存在的唯一意义,不是为了发射,而是为了确保我们双方,谁也不敢轻易地按下那个会导致相互确保摧毁的按钮。它是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虽然残酷却是和平坚实的基石。”
这番话,充满了深刻的大国政治哲学。
它将赤裸裸的威胁,包装成了一种冷静而理性的战略阐述。
让在场的埃斯特维斯和比安奇,这两位深谙地缘政治博弈的顶级官僚,都无法反驳,甚至下意识地,认同地点了点头。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力量的平衡才是国际关系的唯一通行证。
“所以,”林远的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无比锐利,仿佛瞬间从一位哲学家,变回了那个掌控全局的棋手,“今天我们可以,也应该销毁这枚核弹。因为它代表的是猜忌、是黑暗、是旧时代的对抗逻辑。”
“但是,我们必须共同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平衡机制!”
“否则,就算我们今天销毁了它,明天,后天,依旧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跑出来。到那个时候,我们之间将永无宁日,永远活在猜忌和互相毁灭的恐惧之中。”
“平衡机制?”埃斯特维斯蹙着眉,他终于听出了林远话里的真正意图,“林先生,你到底想说什么?请不要再绕圈子了。”
“很简单。”林远笑了。一切尽在掌握。
他将另一份《补充协议》,不疾不徐地推到了桌子的中央。
那份文件与硬盘并排而立,一个代表着毁灭的过去,一个代表着重生的未来。
协议的标题,充满了想象力,也充满了野心:
《关于建立数字安全与技术互信联合工作组的倡议》
“各位,”林远指着这份协议,缓缓地说出了也是最终的目标。
“我建议由启明联盟与cSA联盟联合牵头,成立一个中美数字安全联合工作组。”
“这个工作组,将由我们双方的技术专家、法律专家、以及……”他在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直视着前军方背景的埃斯特维斯,
“……前情报部门官员,共同组成!”
埃斯特维斯的瞳孔猛地一缩。
“它的核心任务只有一个,”林远继续说道,语气平缓却不容置疑,“那就是为我们双方未来所有涉及到跨境数据流动和核心技术合作的项目,提供一个权威的第三方安全背书。”
“未来任何一家想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科技公司;以及任何一家想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科技公司。都必须将其产品的源代码,提交给我们这个联合工作组,进行白盒安全审查。”
“只有通过了我们双方专家共同签字认可的审查,它才能获得一张由我们联合签发的安全通行证!有了这张通行证,美国政府将不得再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其进行单方面的制裁。而中国政府,也同样会为其在国内的合规运营,提供便利。”
这个构想一出,整个谈判室,瞬间一片死寂。
惊世骇俗。
埃斯特维斯、比安奇、皮查伊,这三位巨头,都用一种看疯子般的眼神看着林远。
他们大脑飞速运转,试图理解这个提议的颠覆性。
成立一个由中美双方共同组成的超主权技术审查机构?
这意味着美国将让渡出一部分最核心的国家安全审查权,这意味着以后美国科技公司的核心代码,要放在一个有中国专家参与的机构的显微镜下。
这简直是在重塑过去三十年由美国单方面主导的整个世界的科技监管秩序。
“林先生,”比安奇的声音因为过度的震惊而变得有些干涩,她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你……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这……这在政治上,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国会不会批准,五角大楼不会同意,整个情报体系都会视其为叛国!”
“是吗?”林远只是淡淡一笑,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姿态放松,却带来了更强的压迫感。
“那我想请问,比安奇女士,”他看着她,一字一句地问道,“相比于,让你们国家安全局的后门丑闻,被彻底公之于众,让整个美国都陷入一场比棱镜门,严重百倍的全球信任危机而言。”
“哪一个,在政治上更不可能?”
这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要么你们接受,体面地将监管权让渡出一部分。
要么你们就等着被彻底掀翻桌子。
“当然,”林远似乎是看穿了他们内心的惊涛骇浪和剧烈挣扎,又适时地抛出了一个甜枣。
“我理解各位的顾虑。让渡主权,听起来确实很可怕。”
“所以,”他将协议,翻到了下一页,那一页上只有一个清晰的LoGo和一行标题,“关于这个联合工作组的第一个试点项目,我已经为各位准备好了。”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让谷歌cEo皮查伊震惊异常的名字。
“Googlecloud,在中国的合规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