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金奖传美名(1/1)
琅勃拉邦村的丰收喜讯还在发酵,另一份惊喜已悄然抵达云雾村。国际农业与健康博览会组委会发来的金奖证书,被玛利亚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红绸衬着烫金的字迹,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授予云雾村抗灾药蔬‘全球生命守护金奖’,表彰其在极端天气下保障食品供应、助力公共健康的卓越贡献。”
消息一出,云雾村瞬间成了焦点。全国各地的媒体纷至沓来,电视台的直播镜头对准了郁郁葱葱的药蔬田,网络上“救命菜获国际金奖”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无数网友留言:“原来种菜也能救死扶伤,想去云雾村学技术!”
最先行动起来的是一群来自一线城市的年轻人。领头的叫陈阳,曾是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长期熬夜加班让他患上了慢性胃炎,吃了云雾村的药蔬套餐后症状明显缓解。“我想把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带回都市,更想亲手种出能救命的菜。”他带着五个志同道合的伙伴,背着行囊出现在云雾村门口,眼里满是憧憬。
可刚到基地,这群“都市白领”就傻了眼。下田要穿胶鞋,他们却带了运动鞋;不知道如何分辨水莲菜和杂草,拔草时差点把菜苗一起拔掉;给药蔬浇水时掌握不好量,要么浇少了旱苗,要么浇多了烂根。
“这哪是种菜,简直是遭罪!”连续几天的暴晒让皮肤黝黑的林晓雨打起了退堂鼓,她坐在田埂上,看着沾满泥土的双手,委屈地红了眼眶。陈阳也有些动摇,每天凌晨五点就要起床巡田,晚上还要整理种植数据,比在互联网公司加班还累。
小诺看出了他们的心思,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邀请他们去养老院看看。当看到张大爷拿着药蔬汤,笑着说“这汤比药管用,我的血压再也没高过”;当看到孩子们捧着沙秋葵,吃得津津有味,脸色比以前红润了许多,陈阳和伙伴们沉默了。
“种菜不是简单的农活,是在种希望,种生命。”小诺蹲在田里,一边给菜苗施肥,一边说,“你们看到的是金奖荣誉,可背后是无数次杂交试验的失败,是农户们顶着暴雨抢收的身影,是我们想让更多人吃上健康菜的初心。”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陈阳。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小诺姐,我们不走了!再难也要学会种药蔬!”
接下来的日子,这群年轻人彻底沉下心来。陈阳跟着阿明学培育技术,每天泡在温室里记录药蔬生长数据,把互联网思维用到种植管理中,开发了一款“药蔬种植小程序”,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水质和光照;林晓雨跟着莉莉学药蔬养生知识,把药蔬做成精致的沙拉、果干,拍短视频分享到网上,没想到吸引了百万粉丝,不少网友留言求购;其他伙伴则跟着老周学田间管理,从翻地、播种到施肥、收割,慢慢从“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
年轻人的到来,也给云雾村带来了新活力。他们用无人机巡田,大大提高了效率;开通直播带火了药蔬产品,让云雾村的药蔬走进了更多都市家庭;还设计了药蔬主题的文创产品,把水莲菜、沙秋葵的图案印在帆布包、笔记本上,深受年轻人喜爱。
李爷爷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欣慰地说:“以前总担心种植技术没人传承,现在好了,有这么多年轻人愿意来,咱们的药蔬事业后继有人了!”
可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随着药蔬知名度的提高,市场上出现了假冒伪劣产品。有农户用普通蔬菜冒充云雾村的药蔬,以高价出售,导致不少消费者投诉。“这不仅砸了我们的招牌,更会让信任我们的人失望!”小诺得知后,立刻召开紧急会议。
陈阳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我们可以给每一批药蔬贴上溯源码,扫码就能看到种植户、种植时间、检测报告,让消费者放心。同时,我们可以成立‘药蔬联盟’,吸纳合格的种植户加入,统一标准,统一销售。”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小诺立刻牵头成立“云雾村药蔬联盟”,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标准:必须使用云雾村提供的抗灾种子,必须遵循有机种植规范,药蔬有效成分含量必须达到国际标准。陈阳则带领技术团队开发了溯源系统,给每一棵药蔬都赋予了“身份证”。
联盟成立的消息一发出,各地农户纷纷申请加入。经过严格审核,第一批100家农户成为联盟成员。山东的刘叔激动地说:“有了联盟的规范,我们种的菜更有保障了,消费者也更信任我们了!”
随着联盟的发展,云雾村的药蔬产业越来越壮大。不仅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农户增收,还吸引了更多企业合作。一家知名的食品公司找上门来,想与云雾村合作开发药蔬深加工产品;一家文旅公司则计划打造“药蔬田园综合体”,让游客体验种植、采摘、品尝药蔬的乐趣。
这天,云雾村举办了第一届“药蔬文化节”。田埂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药蔬产品,有新鲜的水莲菜、沙秋葵,有药蔬做的零食、饮料,还有药蔬主题的文创产品。来自各地的游客和农户汇聚在这里,热闹非凡。
陈阳带着伙伴们搭建的直播舞台上,林晓雨正在向网友介绍药蔬养生餐:“这道水莲菜炒虾仁,不仅美味,还能清热祛湿,适合夏天吃……”直播间里人气爆棚,订单不断弹出。
小诺站在田边,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又望向远处错落有致的农家院和郁郁葱葱的药蔬田,心中满是感慨。从最初的几亩药蔬田,到如今的全球推广;从遭遇天灾断供的困境,到获得国际金奖;从只有村民参与,到吸引都市年轻人归田,云雾村的药蔬不仅救了人的命,更撑起了乡村振兴的一片天。
陈阳走过来,递给小诺一杯刚泡好的药蔬茶:“小诺姐,我们打算在城里开一家‘云雾药蔬体验店’,让更多都市人吃到新鲜的药蔬,了解药蔬文化。”
小诺接过茶杯,茶香四溢。她笑着说:“好啊!我们不仅要把菜种到田里,还要种到都市人的心里,让‘菜能救命’的故事,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不断延续。”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药蔬田上,映照出一张张充满希望的笑脸。云雾村的故事还在继续,而那些归田的年轻人,正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都市归田园,种菜能救命”的新篇章。